稀有稀土一周要闻回顾(2012.4.23~4.28)
2012年04月28日 10:52 638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稀土
一、稀土专用发票尘埃落定 “五一”开始试点
“我们已经收到了要在(今年)5月1日推行稀土专用发票的通知。”4月20日,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据该人士称,具体的实施办法是,国家有关部门首先要对稀土相关产品进行加密,企业须先获得对应产品密码,才能开具该产品发票;企业开具发票时需要提供产品详细名称,以及单位、纳税人登记号、开户银行账号等,通过这些凭据,有关部门对企业相关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情况进行监管。另一个推行稀土专用发票的地区是内蒙古。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内部人士确认,内蒙古和四川肯定是在首批试点之列。
稀土发票或不涉应用环节,价格将理性上涨。
二、WTO就稀土争端磋商 中国展开守土之战
26日,在日内瓦,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就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有关稀土的出口管理措施进行最后的磋商。
工信部回应稀土争端:管理措施符合WTO规则。
4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2012年一季度全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工信部: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稀土技术合作。
朱宏任表示,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稀土技术合作,中国欢迎与国外具有资金技术实力的先进企业,在环保、稀土废旧产品回收、替代产品研发等领域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稀土产业的发展。
三、“稀土绿色提取与环保技术集成”项目启动
4月18日,国家863计划“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环境保护技术与集成”项目启动会在江西理工大学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
四、科学家与媒体对话 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十四期2012年4月24日上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主题为: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围绕:稀土的基本常识、稀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稀土日常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稀土资源情况、当前公众关注的有关问题等展开对话。
五、遏稀土浩劫式开采 让杀鸡取卵者得不偿失
工信部日前披露的关于稀土的几个数字令人心痛不已。江西省51个稀土企业2011年全年稀土主营收入329亿元,利润为64亿元,然而,仅江西赣州一地,若对开采稀土等矿产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预计资金投入将高达380亿元以上,如果要恢复到未开采稀土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0亿元。
原料出口利润难填治污黑洞 稀土业剑指深加工
稀土行业管理切入点在哪儿?
媒体聚集:稀土污染代价远超开采收益
盗采稀土与雨水较多系福建古田山体滑坡主因 现场稀土盗采触目惊心
滥采稀土代价大 四川一矿6年投14亿治理环境
卫星拍摄白云鄂博稀土矿区“彩色有毒湖泊”
广西贺州清理非法稀土采矿点49个
广东和平县国土局回马枪抓获偷采稀土矿点人员
六、稀土江西省地方标准即将出台
从江西省质监局获悉,日前,江西省质监局在赣州市组织召开了《钇基稀土球化剂》、《钇基稀土球化剂化学分析方法 钇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用贮氢合金粉》、《富钇氧化物及其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离子型稀土原矿离子相稀土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等5个省地方标准审查会。来自南昌大学、江西省稀土协会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审定。
七、四川最大稀土治污活性剂产品项目正式开工
4月26日,总投资8233万元的稀土治污活性剂及其延伸产品项目正式开工。预计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2.1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
资源专项整治让稀土价值或增30倍。
八、13家企业纳入包钢稀土启动重组
从包钢稀土获悉,为稳步推进稀土专营,自治区已对关闭的22家上游稀土企业给予补偿,对纳入包钢稀土重组合作范围的13家企业将尽快启动重组工作。
包钢稀土补偿内蒙古被淘汰稀土分离企业5600万。
内蒙古包钢稀土院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
稀土产业成为包钢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包钢稀土公告分派方案 5月3日股权登记。
年产550万吨稀土汽车板项目在内蒙开工。
九、日本TDK、昭和电工拟与中国合资生产稀土磁石合金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TDK、昭和电工拟在中国建厂,合资生产电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所需的稀土合金。虽然日美欧已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向WTO提起诉讼,但是双方的争议预计将长期化。以避免出口数量限制,TDK、昭和电工决定在中国当地生产,确立稳定供应体制。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