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发票或不涉应用环节 价格将理性上涨

2012年04月25日 8:51 44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一份有关稀土专用发票的 “神秘”文件,让王圣(化名)最近坐立不安。
  王圣现在是内蒙古一家稀土深加工企业的高层,同其他“稀土人”一样,他也时刻关注着稀土发票的推出进展。但时至今日,他和他的企业仍没收到国税总局的稀土发票推行“文件”。
  稀土发票到底怎么推行,稀土专营覆盖到哪些环节,对市场影响究竟能有多大,这是无数个王圣当下关心的话题。据记者了解,稀土发票的推行,将提高稀土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同时保障价格的透明度及流通性。
  昨日,记者获悉,已有数家企业收到了《国税总局关于将稀土企业开具的发票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管理的有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据悉,《公告》中所称的稀土产品主要包括稀土矿产品和稀土湿法冶炼分离化合物,这或意味着稀土专营体系不会涉及应用环节以及下游深加工环节。

  稀土发票覆盖生产流通环节
  自5月1日起,稀土企业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税控开票系统 (稀土企业专用版)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
  《公告》要求,销售稀土产品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栏内容将通过系统中的稀土产品目录库选择,目录库由税务总局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维护。
  记者了解到,《公告》所称的稀土产品主要包括稀土矿产品和稀土湿法冶炼分离化合物。如此,稀土专营体系能否覆盖应用环节已有定论。“稀土发票不会涉及应用环节以及下游深加工环节,现在看应该是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使用。”昨日,中国稀土门户网CNREE评论员徐少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悉,纳入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管理的稀土企业应于5月1日前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变更发行。不过,记者并未看到上述《公告》的具体发文时间。但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早在今年2月份,国税总局曾向稀土企业广泛征集稀土开发票产品目录。近期,税务总局对于稀土专用发票相关企业、品名的调研陆续结束。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记者发稿时,除目前已报道的四川江铜、江苏国盛稀土等少数企业收到有关公告(文件)外,其他主要稀土省区均未有稀土发票推行的更新消息。“如果说从5月1日开始执行,那么包括我们企业在内,包头没有一家接到通知,这么多的企业如何在短短几天内完成呢?”王圣说。
  据悉,昨日王圣专门向包头市国税部门询问此事,并未得到可靠回复。而包头市稀土开发区国税局给他的回复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提前通知。
  此外,尽管公告先后罗列出7条有关事项,但并未达到此前对稀土发票的市场预期。一位接触过该文件的国内稀土企业高层向 记者反映,除加强稀土商贸流通外,并没发现《公告》有特别针对性的约束效力,唯一的作用就是把简单的程序,搞得复杂一些,比如更换发票打印机。

  稀土价格将理性上涨
  到底有多少家企业已经收到上述《公告》,记者未能一一证实。但稀土发票进入推行阶段后,企业人士更为关心的是稀土市场上的一举一动。“很多采购商现在最怕的就是价格不稳定,因为目前稀土市场还是很不好,成交非常不好。”昨日,分析师向 记者如是说。
  此前,内蒙古、四川曾一度被业内认为是稀土专用发票的试点地区,受此影响,从3月20日开始,主要稀土产品的价格开始反弹,到4月初,仅金属镨钕价格就上涨了15万元左右。但清明节过后,上涨减缓甚至出现止步。
  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按照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核算,以2010年年底的稀土价格为基准,设定最低限价,向上浮动2.5倍以内都是合理的区间。
  那么,稀土发票推出消息释放后,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稀土价格呢?对此,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称,稀土专用发票对稀土私采的监管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控制稀土价格波动,即通过由国家制定的少数企业对价格、原料等灵活掌握;二是通过法律进行监管,将稀土价格与中国税制联系起来,提高了稀土价格的透明度及流通性。”
  “稀土专营发票的施行对于稀土的价格上涨是一个明显促进的信号,只不过这次的上涨相对于去年飙涨而言,是理性且正确的。”徐少功分析道。
  生意社昨日监测数据显示,4月16日至今,国内大部分稀土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小部分产品价格出现小幅波动,氧化镝涨6.67%、镝铁合金涨4.26%、镨钕氧化物跌2.17%。
  苑志斌称,稀土专用发票对稀土价格的影响有三方面:首先有助于维稳稀土价格,整顿市场价高价低的怪异现象;其次稀土专用发票,实现了我国稀土价格由使用价值到价值形式的转变,提升我国稀土在国际上的地位;第三稀土专用发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稀土现货交易指数活跃度,有助于稀土现货价格向市场化进程推进。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