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管理切入点在哪儿?

2012年04月25日 13:31 44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最近在北京成立,业界期待这个协会在解决行业环境污染、国际贸易争端、资源开采无序等问题上有所作为。但是这个协会最终能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还有待于观察。仅从环境保护来讲,目前150多家“重量级”会员单位中,很有一部分企业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数据为证。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关于基本符合环保要求的第二批稀土企业名单的公示》,共有41家稀土企业达标,加上去年公布的15家,一共有55家企业环保基本达标。目前全国稀土行业共有企业300余家,环保基本合格的稀土企业仅占全国总数的1/6左右。这就是我国稀土行业环境管理现状。
  近年来,稀土行业管理问题一直令人关注,今年则因出口配额问题而引发了国际贸易诉讼。追本溯源,所有问题的起因都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事实。一是虽然稀土资源稀缺,但国内的企业却一直在廉价大量出口。有一个说法是,目前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6%,但稀土供应量却占全世界90%以上。为什么国外企业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稀土而不自己开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便宜得离奇,国外企业把初始产品买去后利用其先进技术进行再加工,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回给中国,获利巨大。二是稀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出口国外,环境问题留在国内,在稀土的国际贸易中,存在巨大的“生态逆差”。表面上看,价格与环境是两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太低,廉价出口还能获利。成本为何低?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税低。2011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轻稀土每吨收取60元的资源税,中重稀土每吨收取30元。相比居高不下的稀土价格,这样的税率显然是太低了。另一方面是环境成本低。由于监管不严和利益驱使,稀土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完善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利益拿走了,环境损失却由当地群众、政府和社会来承担,环境治理所需要的巨大投入没有进入稀土价格中。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稀土协会成立大会上透露,国内为稀土开采付出的环境代价太大,仅赣州一地,矿山环境的恢复性费用就高达380亿元。媒体报道说,截至2011年底江西省稀土企业51个,全年稀土主营收入329亿元,利润为64亿元。如果把生态成本计算进去,哪有利润可言?
  为加强稀土行业环境管理,我国自去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部自去年4月起对稀土企业进行环保核查,并依据核查结果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从核查的结果来看,我国稀土企业的环保状况实在堪忧。全国300多家稀土企业中,约5/6的企业不符合基本环保要求,其中有北方稀土龙头之称的包钢稀土,其环保审核至今仍未达标,但其股价一直上升。从目前来看,稀土企业之所以能够盈利,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来实现的,而不是靠先进技术。由于资源税和环境成本很低,稀土企业对于稀土深加工并不太感兴趣,仍然着重于卖矿获利。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如此。
  自2008年以来,为保护稀土资源和环境,我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实行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这引起了一直享受低价资源供应的国家的不满。2009年6月23日,美欧将中国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9种原材料出口政策诉至WTO,称中国的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政策违反了中国入世的承诺。今年1月,WTO上诉机构终裁我国基于环境保护作出的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规定违规。业界认为,此案为美国和欧盟投诉中国稀土材料的出口配额开创先例。果其不然,今年3月,美欧日正式向WTO提交对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的诉讼。由此可见,单纯采用贸易政策措施来限制资源产品的出口,会引来贸易争端和诉讼。其实,反观欧美等国,往往采用加严环保标准以及碳减排要求来调节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和贸易关系。
  世界经济发展是围绕着对资源与市场的争夺而展开的,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对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稀土从民用到军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且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管理,为此有必要制定相互配套衔接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当前,在限制出口容易引起国际贸易纠纷的情况下,不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环保标准,加强执法监管,一则促进稀土企业加大投入治理污染,保障生态安全,二则遏制对稀土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转变行业发展方式。

赣州稀土污染:1.9亿吨稀土废渣治理需70年

“稀土绿色提取与环保技术集成”项目启动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