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实施方案出台 土壤修复产业步入正轨

2013年10月25日 9:48 51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九州平台


  仍有多重掣肘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土壤修复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逐步走出萌芽期,但无论从技术规范及产业化发展涉及的一系列评估、监管、制度环境来说,目前仍存在一些掣肘因素,这也成为当前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的最大成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发生指出,国内大型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和整治复杂性是当前土壤环保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随之带来土壤修复面临风险识别及处理难度比全行业所能想象的要大得多。“一般来说,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场地所留下的污染物种类比较多,污染物空间变异很大,分布状况很复杂。因此,我国大型污染场地面临存量很大,环境监管和整治任务繁重的局面。”
  在修复技术方面,目前国内修复场地污染土壤较成熟的技术,一是针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水泥窑焚烧和阻隔填埋,二是针对重金属无机物采用植物和生物修复技术。但相关专家表示,这些技术虽在国外取得成熟应用经验,但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比如我们南方、北方土壤情况不一样,这就对修复技术提出不同要求。即便是同一个区域的污染地块,由于此前该地块上的工厂性质不同,土壤中污染物的成分也有差别,也需要采用不同修复技术进行合理组合,才能取得尽可能完善的治理效果。”一位与会专家表示,由于众多地块从土地转让到进入商业开发过程很短,在目前全行业缺乏技术规范及相应的前后期污染治理效果评估体系的背景下,很多污染场地只是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很快被用来开发,治理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上述上海环科院专家也表示,正是由于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仍缺乏系统的技术及制度规范,因此,国家政策导向上倾向于以试点示范带动行业理性发展。这一阶段至少需要五年以上,到“十三五”阶段,才可能进入真正商业化阶段。

上海污染者将为土壤修复买单

掘金土壤修复市场 减少重金属污染损害

推广土壤修复治理 遏制重金属污染

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2013年)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