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用大环保理念建设大环境,推动新发展

2008年04月30日 0:0 29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节能减排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伟根:用大环保理念建设大环境,推动新发展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腹地,紧连广州,毗邻港澳。土地面积 3848.49 平方公里,总人口592万,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9358.0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3588.5亿元,税收收入547.7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排名第十一位。
  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佛山带来富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污染,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曾一度十分突出,环境与发展面临大的挑战。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佛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用大环保理念来建设大环境,推动新发展。通过创新环保工作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环保投融资体制,改进环保执法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大环保理念的内涵。促进了环保工作从遏制环境污染向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转变,从被动治污向主动防治转变,从单一治污向综合治理开发转变,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正在形成。大环保理念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环保理念的确立,创新了环保工作机制,环保工作的力度得到加大
  大环保理念的确立,表明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坚强决心,环境保护融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职能部门按照法律和职责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环保部门不再单打独斗,真正行使统一的监督管理权和做政府决策的参谋,环保工作得到提升。环保工作初步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方位协调,环保部门全程跟进、统一监督管理,市区联动、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视察,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正在形成。多年来,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围绕建设大环境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环保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如经贸局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责任部门;水利局是开展河涌整治、建设引水泵站的责任部门,公用事业局是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监管的责任部门;建设局是建筑节能、建筑工地粉尘监管的责任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建成区环境违法行为处理处罚的责任单位,公安局是城市生活噪声处理的责任单位,交通局是公交行业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责任部门,教育局是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责任部门等等。最近几年,环保守法等信息也逐步作为有关部门评优创名牌的重要依据,银监部门也将企业环境执法信息纳入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容。
  二、大环保理念的确立,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力度加大
  大环保理念的确立,明晰了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提出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产业,产业要升级,环境先升级。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和具体行动。
  (一)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政府全力构建“精细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加快发展以汽车配件、液晶电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光电子、新材料和环保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集约型工业园区和专业镇为产业载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佛山,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环境经济效益得到体现。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3年的1:0.73调整为2007年的1:1.07,重工业产值超过了轻工业。单位GDP能耗从2003年的1.10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0.872吨标煤/万元。创建省清洁生产企业23家,全市清洁生产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的20%。
  (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不只是考虑污染物达标排放因素,而是全面考虑城市规划建设、企业能耗物耗、企业投资密度及效益、对当地的贡献、土地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不只是运用环保法律法规,还要综合运用其它法律法规,不只是运用行政手段,更多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等综合手段。今年初南海区就出动政府经贸、税务、供电、公安等10多个部门运用税收、电力等综合治理的手段,铁腕关停落后产能企业,对狮山镇9家逾期未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漂染厂予以铁腕关停。目前,全市已对20多家产能落后的纺织印染企业实施了关停搬迁。对陶瓷企业,我们提出:赶走污染,做强陶都,发展总部经济。仅2007年全市就关停转移陶瓷企业近80家,陶瓷企业从鼎盛时期的400多家到现在不足200家,2008年政府还将运用各种综合手段继续对陶瓷企业进行调整、关停,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全市28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已关停17家,余下的11家在2008年底前关闭。火力发电企业全市只保留3家。为了预防传统产业新项目再上马,2007年全市开始对陶瓷、纺织、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加工、造纸等实行了行业限批。
  三、大环保理念的确立,改革了环保投融资体制,拓宽了资金渠道,环保投入的力度得到加大
  大环保理念的确立,广泛吸引了社会资金参与环境建设,改变了过去过分依赖政府投入的被动局面。我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保投入也在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由2003年的36.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0.42亿元,环保投入的增幅超过了GDP的增幅。2003-2007年,全市环保总投入为269.97亿元,投资指数连续五年都保持在2.20%以上。
  (一)创新环保投融资体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对城市可经营性项目实行投资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我市公用事业领域。市首批16个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及管网捆绑建设随即以BOT形式推向市场,至今16个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由2003年的7座增加到2007年的29座,处理能力由2003年的26.6万吨/日增加到2007年的109.64万吨/日。位于高明区苗村白石坳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总投资约3亿元,通过公开招商,选定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下属子公司为投资人。从2006年1月运营至今,场区的建设与管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银行贷款也投入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首期7200万美元的贷款已通过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的审批,禅城区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因此获得227万美元的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二)确保以汾江河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的成效,政府投入加大。汾江河是流经我市城区的一条河流,对于佛山来说,它孕育了佛山历史上的辉煌,承载着佛山无数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汾江河整治工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经过多年的整治,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没有达到目标。本届政府下大决心、投巨资继续启动汾江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再投入42亿元,从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河流截污及岸线整治、污染企业搬迁、河道清淤、沿线拆迁安置等6方面综合推进,确保在2010年江水变清,恢复汾江河是佛山“绿色之源、财富之河、文化之流、人居之汇”的历史容颜。今年2月22日,汾江河综合整治二期28项工程同时开工。
  四、大环保理念的确立,改进了环保执法方式,环保执法工作的力度得到加大
  大环保理念的确立,促使环保部门在新的形势和新的起点上思考环保执法问题。针对日益增多发的工业企业和环境违法行为的隐蔽及环保行政执法人员相对缺乏的问题,环保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施公众有奖举报,与新闻媒体合作执法,改进传统环保执法工作方式,加大执法的频次和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03-2007年,全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约86068人次,现场检查企业约36376厂次,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1397家,罚款金额3558.66万元,责令3250家违法企业停产停业,执法力度及强度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自2004年开始,佛山构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视。监控内容废水为COD及排放量,废气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目前,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累计超过4500万元,全市共有201家企业纳入监控范围,监控企业COD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85%。目前,该系统每月提供2万多个监控数据,对重点污染源由原来每季度监测一次到现在每月120次,监控效率大大提高,既提高了政府的环境监管能力,也促进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二) 凝聚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施有奖举报。我市自2005年开始探索有奖举报制度,首先从公交车冒黑烟行为开始,2006年,环保部门与新闻媒体开展“雷霆五日”有奖举报活动,2006年底,市政府将有奖举报制度化,出台《佛山市公众举报违法排放工业废水行为奖励暂行办法》,设立最高奖金为10万元。自2006年实施废水有奖举报以来,收到举报来电近5000多个,处罚金额100多万元,发放奖金50多万元,最高单个有奖举报奖金5万元。实践证明,有奖举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创建了一个平台,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凝聚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现环保监督工作向社会、向公众的延伸,壮大了环保执法力量。
  虽然我市的环境与发展开始转型,朝着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方向转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能耗物耗消耗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新的形势,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发展科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佛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国家环境保护部)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