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岭南韶冶“减污治理”整改项目全面通过广东省环保局验收
2008年07月09日 11:0 325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节能减排
永无止境的征程
——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减污治理”整改项目全面通过省环保局验收
本网讯 (叶爱华/文 )7月1日,韶冶“减污治理”整改项目第三阶段深度废水处理站工程,通过了省环保局验收组的环境保护验收。对于韶冶来说,这次验收的通过意义非凡:它标志着韶冶废水“零排放”工程建设、试运行工作全部完成。
韶冶工业废水“减污治理”整改项目,持续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起因是工厂2005年发生的“12.16”镉污染事故。当初停产整改的工厂,在近年来已规划编制好的《废水“零排放”初步设计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向省环保局递交了《韶关冶炼厂减污治理整改方案》。省环保局以《关于对韶关冶炼厂减污治理整改措施及恢复生产的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193号),批准了我厂的“减污治理”整改方案。于是,韶冶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在停产整改中,从一纸设计方案真正地付诸于了现实实际。
该项自总投资高达1.2亿元,是韶冶建厂以来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工程量浩大的减污治理整改项目,在国内大型铅锌冶炼厂中尚属首家。工程主要包括循环水系统改造、地面冲洗水及初级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和深度污水处理站建设三部分,前后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从2005年12月21日开始至2006年2月20日,历时两个月。完成了二系统净循环水系统改造、浊循环水系统改造、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集水池建设以及厂区环境治理等19项减污治理工程。第一阶段整改完成后,经省环保局、省国资委联合检查验收通过后,二系统于2006年2月21日恢复生产。
--第二阶段从2006年2月开始至5月。完成了一系统净循环水系统改造、浊循环水系统改造、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集水池建设、原东排污口厂区段暗涵清淤及厂区环境治理等24项整改工程。整改完成后,省环保局进行了环保验收,于2006年5月17日同意一系统恢复生产。至此,工厂两个系统全面恢复了生产。
--第三阶段从2006年10月开始至2007年8月。完成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站,于2007年9月11日投入试运行。这是整个“零排放”工程的核心项目,在有色行业中首家采用了世界顶尖的超滤膜系统+钠滤膜系统的环保新工艺。今年7月1日,工程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环保验收,宣告减污治理整改工程全面完成。
目前,工厂排水量由以前的 2500 m3/h下降到300 m3/h以下,外排水量大幅削减了88%。工业水循环利用率由原来的87%提高到96.3%,并大幅减少废水中铅、锌、镉、汞、砷和COD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指标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历经“12.16”涅磐的韶冶,知耻而后勇,不但从环保失地成功崛起,而且在中金岭南公司“做中国有色中坚,做世界铅锌巨子”、“成为世界级铅锌行业旗舰企业”宏伟目标的推动下,依靠公司的雄厚实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继续加大以“工程”治污减排和“管理”治污减排的工作力度,
2007年,韶冶不惜投入2个多亿,淘汰不适应环保要求的旧设备,对烧结机、鼓风炉等主体设备进行彻底改造。相继完成的还有制酸两转两吸工艺、烧结机头脱硫除尘、烧结机机尾收尘系统、熔炼鼓风炉收尘系统、精馏扒渣收尘系统等一大批环保改造大项目。从而使工厂产能达到30万吨的同时,从源头上扼制住污染,节能减排,促进环保。
与声势浩大的技改同步,工厂大张旗鼓地加强环保管理。聘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为工厂实施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经过全厂上下半年多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审核验收,2007年3被省环保局列入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完成企业名录。按ISO14001环境体系(2004版)的标准要求,工厂对原1996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系统、科学地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全厂各处先后安装了与市环保局联网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有效提高了环保监管水平。
韶冶近年不折不扣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同行的美誉。2007年6月,被韶关市环保局评为“环保明星企业”,2008年3月,被省环保局评为“环保诚信”(绿牌)的最高信用等级。2008年5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韶举办“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污水处理现场经验交流会”,韶冶厂容厂貌和水处理技术得到与会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为重金属冶炼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环保工作永无止境。视环保为企业生命保障之一的韶冶,将竭尽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成为让全省人民放心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