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确保节能降耗总体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省今年采取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节能增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4.21%;单位GDP电耗降低4.5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280.5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1%,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9.86%,能源使用效率得到一定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前两年,虽然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在全国排位靠前,但只完成进度目标36.3 %。 2008年我省计划能耗下降4%,后两年必须年均下降4.95%,才能实现“十一五”20%的下降目标,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特点
1、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86%,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4.6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下降面占7成以上。其中,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行业有6个。9大高耗能行业中,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他6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5个行业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地区看,11个市(区)中,只有铜川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34.84%,其余各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是:宝鸡、渭南、汉中、杨凌。
2、超六成主要耗能产品单耗指标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省万吨以上能耗企业所涉及58个主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36个同比下降,下降面超六成。其中降幅较大的有: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同比下降56.97%;联碱法纯碱双吨产品生产耗电下降18.62%;原油加工单位耗电下降17.73%;单位油气产量耗电下降16.92%;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5.37%;铁矿选矿工序单位能耗下降13.47%;单位油气产量综合能耗下降11.57%。
3、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持续
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以煤炭为主。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比重为6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优质能源仅占33.2%左右,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仅为30%左右。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与当今世界平均结构相差甚远,主要是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供给量相对不足,我省一次能源资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主,促使煤炭工业加快发展。因此,我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持续,所占比重也将维持在60%以上。
4、各市节能降耗水平差异较大
上半年,由于一些地区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措施差异较大,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差异明显。
上半年各市(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地区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指标值
(吨标准煤/万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或下降(-)%
|
西安
|
1.038
|
-8.880
|
铜川
|
5.274
|
34.840
|
宝鸡
|
1.811
|
-11.970
|
咸阳
|
2.745
|
-6.570
|
渭南
|
6.787
|
-15.352
|
延安
|
0.826
|
-7.321
|
汉中
|
3.184
|
-11.498
|
榆林
|
4.189
|
-0.591
|
安康
|
1.513
|
-5.950
|
商洛
|
2.598
|
-4.796
|
杨凌
|
0.668
|
-29.166
|
我省各市产业结构差别较大,节能降耗空间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从表上可以看出,铜川、渭南、榆林、汉中工业增加值单耗较高,节能空间相对较大。这几个市高耗能企业集中,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也是我省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地区。要通过优化工业企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改变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不断降低单位产品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结构降耗、结构节能。安康、商洛两市,从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一些高耗能项目是支撑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而西安、延安、杨凌等工业增加值单耗较低,对这些降耗空间相对有限的地区,要未雨绸缪,在工业节能的基础上,探索出建筑业、一产、三产等行业的节能潜力,确保“十一五”节能任务的完成。
二、未来我省面临的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十一五”以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严格实施目标责任考核等等,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电力、建材、石化、有色和煤化工等为主的高耗能产业发展加快,部分地区能源重化工工业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强劲,钢铁、有色、焦化、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市场需求又比较旺盛,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取得根本性转变。加之“十一五” 以来我省布局新建的能源化工项目将陆续竣工投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而我省在节能降耗方面与先进水平比还存在差距,这些,都决定了我省今年及“十一五”后两年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耗能行业生产、投资两旺
1、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依然较快。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168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4 %,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 1.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8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显然,工业能耗增长较快和我省的高耗能工业企业生产高速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半年,我省9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速度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低于全国水平,纺织业与全国持平外,其他高耗能行业增速最低的也高于全国水平3.8百分点,增幅高于上年同期。
上半年我省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行业
|
比去年同期增长%
|
陕西
|
全国
|
黑色金属矿采选
|
1.9
|
34.5
|
有色金属矿采选
|
50.6
|
15.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4.1
|
17.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8
|
14.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3.6
|
14.6
|
纺织业
|
12.7
|
12.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9.3
|
2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7.4
|
14.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21.8
|
11.9
|
上半年,我省高能耗行业产品产量增长也较快,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 模 以 上工业发电量403.29亿千瓦小时,较同期增长16.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水泥1582.85万吨,增长1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7.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628.75万重量箱,增长28.8%,高于全国16.6个百分点;电解铝12.04万吨,增长36.5%,高于全国17.4个白分点;电石产量70.06万吨,增长8.9%。
2、高耗能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上半年,我省高耗能行业投资282.95亿元,同比增长55.5 %,比全社会投资40.8%的增速高14.7个百分点。在我省9大高耗能行业中,
除黑色金属矿采选外,其他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看到,投资依然偏重于高耗能行业,这将使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的压力,使我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面临着严峻考验。
上半年我省高耗能行业投资及增长情况
行业
|
陕西上半年投资额(万元)
|
比去年同期增长%
|
陕西
|
全国
|
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19281887
|
40.8
|
26.8
|
黑色金属矿采选
|
20909
|
-9.5
|
59.1
|
有色金属矿采选
|
109709
|
68.5
|
29.1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7226
|
29.4
|
28.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36194
|
108
|
34.5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87342
|
57.1
|
23
|
纺织业
|
68915
|
30.6
|
6.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91664
|
76.5
|
46.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9351
|
65.3
|
42.8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248173
|
35.7
|
7.4
|
(二)节能降耗与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能耗水平与全国相比有明显差距
2007我省万元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由低向高排列居全国各省(区)第17名,与全国的1.160吨标准煤相比,多0.201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27吨标准煤,居第10名;万元GDP电耗1340.24千瓦时,居全国第22名,与全国GDP电耗最少的北京比,多581.99千瓦时,高43.4%。
2、节能意识与节能要求有明显差距
在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下,一些干部、企业负责人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重经济、轻节能,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的思想倾向仍然存在。我省能源相对富集,一些企业负责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习惯于“靠山吃山”,把有限的能源误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节能意识不强,对节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导致节能降耗的进取心不强。
3、节能资金投入与需求有明显差距
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起点较低,自我积累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点节能工程的建设进度。全省量大面广的工业窑炉还没有全部完成改造,钢铁、冶金、石化、造纸等行业的余热余压还未得到充分利用,能源浪费现象还较为突出。尤其是随着节能降耗由依靠技术节能转变为依靠结构节能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地方财政拮据,企业积累有限,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
4、节能管理、监测体系与节能评价需求有差距
各市、县节能监察机构、能源统计机构不健全,对企业的节能监察不到位,能源统计分析、评价不及时、不全面。企业能源计量和检测仪器配备不到位、不完整,对能源消费量的计量不准确,影响科学、准确地评价能源消费情况。
三、确保完成全年节能降耗任务的对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的市场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积极推进优先采购节能(包括节水)产品。选择部分节能效果显著、性能比较成熟的产品予以强制采购,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带动社会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定期公布淘汰耗能过高的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实施强制淘汰制度,达不到国家规定能效标准的产品,不能出厂销售。
2、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能源价格调节机制
建立能源价格调节机制,通过对主要耗能产品制定能源消耗限额,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机制。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企业实行用能加价收费。完善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的节能行为。
3、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我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情况来看,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是推动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适度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是实现结构节能的首要举措。因此,按照产业政策必须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尤其是小电石、小铁合金、小铁厂、小造纸、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关停一批高耗能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强化节能宣传、教育
通过展览、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标准和规范,宣传日常生产、生活节能常识、知识等,努力提高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