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企业要看国际铜价“脸色”
2007年02月12日 0:0 54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资讯
尽管在2月8日,国内空调“老大”格力集团正式宣布全线产品降价给国内其他空调制造企业带来不少压力,但它们普遍对产品降价一事持保守态度,对国际铜价也都持观望态度。
铜价左右企业
去年,国际铜价飞速上涨,5月中旬,连续3年多的铜价牛市在当月中旬后到达最高峰,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在当时报出8800美元/吨的天价,国内所有空调制造企业为应对疯涨的铜价提高空调价格,从而引发了整个空调行业的集体涨价。
铜材料占空调成本的20%,所以,铜价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空调的价格。以空调制造企业一年生产空调机1000万台计算,企业约需用铜7万吨。如果铜价每吨下跌超过1万元人民币,则空调厂商可以为此少支出成本7亿元人民币。
但根据大部分空调制造企业的回馈,由于国际铜价在前几年涨幅过大,自去年下半年起的国际铜价回落仍不足以弥补铜价疯涨带来的打击。
2至5月会有小幅反弹
其实国际铜价并不是直线下降。上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和其他工业金属价格上涨,期铜收高165美元,报每吨5580美元,为一周的最高点。国际铜价不稳定因素是空调制造商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昨日,北京中期期货交易部总经理胥京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到目前为止,铜价上涨的趋势已结束,随着整个金属价格走软,铜价会逐步走低。
但胥京钢同时强调,由于空调生产、销售旺季的到来,空调制造企业等用铜企业对铜材料的需求量上升,在今年2到4月将迎来铜材料需求高峰期,国际铜价会有上涨,但反弹不会很大。
“目前,空调制造商等用铜企业几乎都持‘买涨不买跌’态度,观望市场,这些企业本身也有一定的库存。但他认为,用铜企业最好的方法是陆续买入。”胥京钢说到。
胥京钢最后强调,目前的铜价并不合理,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他认为最能反映市场,以及能够让用铜企业接受的价格应该是低于3万元人民币/吨。
铜价下降后企业的反应
格力:从上月开始,格力在全国实施全线产品降价。正一匹主流型号降价幅度大约在5%左右,而5匹的柜机,幅度则高达10%, 让利高达1500元左右。
昨日,格力电器新闻发言人黄芳华对记者表示,格力降价主要是为消费者考虑,“如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所说,铜价的下跌导致行业内都有降价的空间。”
黄芳华还强调,格力这次降价并不是想开始一场价格战。但当记者问及铜价下降作用企业需要多久时间以及格力是否已受益于铜价下跌时,他表示,不熟悉此业务而不方便回答。
美的:记者昨日从各家电卖场发现,虽然各企业表示没有因铜价下降而下调空调价格,但各空调企业都在进行各种降价促销活动,其中也包括美的空调。
美的空调营销总经理陆剑峰昨日对记者表示,美的的价格是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调整的,确保产品的性价比,所以无所谓近期是否会有降价计划。
春兰:“到目前为止,我们部门还没有收到公司有关空调产品降价的正式文件。”昨日,春兰集团新闻发言人陈开亚对记者表示。
陈开亚认为产品价格调整是企业的战略,而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战略。有的企业有降价的空间,而有的企业采取降价行动并不实际。
家电专家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负责人陆刃波认为,虽然铜等空调原材料的价格在近段时间会下降,但未来国内空调产品总体价格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动。
陆刃波表示,由于受市场饱和等影响,我国空调价格产品本身价格就偏低,而目前,空调产品也正在向高品质、高技术方向发展,所以,受原材料的约束不会很大。
“但并不排除某个时期、某个品牌为了竞争的需要而降低空调价格。”陆刃波说,“但未来,由于国内空调产业整合基本完成,现在市场格局比较稳定,空调的平均价格肯定是一年高过一年。”
据陆刃波透露,在我国空调产业的整合中,我国空调制造企业的数量已经由原来的几百家减为40家左右,而盈利的大概10多家,格力、海尔四大空调品牌占据市场45%的份额。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受去年铜价暴涨影响,2006年冷冻年度(2005年8月1日至去年7月31日)我国空调业首次出现有史以来的年度销售负增长,并且17个空调品牌惨遭市场淘汰。
此外,价格上涨还导致空调销量下降。去年,我国国内重点城市空调市场年度销售量同比下降7.24%,销售额同比下降1.98%。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