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008年12月08日 14:52 22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节能减排

  据经济日报消息   “国际金融危机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周长益如此表示。一方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节能减排因此而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成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良好机会。
  “抓落实已经成为眼下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周长益说,要落实到企业,企业要先熟悉自己能耗的基础情况,通过尝试找到节能的潜力;还要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这些项目一项一项做出规划,通过三至五年做到普及推广。具体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是大力抓好工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树立新的资源观,抓好“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三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新的工业发展模式。这三个方面正是资源、环境和发展方式的问题。可以说,尽管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但我国致力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正向着纵深推进。
 

工业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从生产效率角度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从单位产品能耗和资源利用率角度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15%,火电供电能耗高20%,水泥综合能耗高23.6%;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约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煤炭回采率仅30%左右(其中小型煤矿只有10%—1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推进工业节能的手段很多,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近年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充分发挥炼化一体的优势,将信息化手段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确保装置的安稳高效生产,为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兰州石化积极组织开展清洁生产活动,不断提高装置加工负荷,减少资源损失浪费,使生产装置的加工效率、能耗、物耗指标有了明显进步。2007年,兰州石化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达到全年全公司实现节能量152429吨标准煤,完成年计划87000吨标准煤的175%,实现节水量461万吨,完成年计划400万吨的115%,全年节能降耗创效22915万元,节水增效507万元。
 

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再回收
  从1953年周总理提出“综合利用”开始到如今,这个词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伴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二是对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三则是对废钢铁、废纸、废橡胶、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综合利用让许多企业从“三废”综合利用中取得效益。2007年,武钢产生的各类工业废渣606.6万吨,全部转化为再生资源:320万吨铁渣通过实施水渣微粉项目,变为水泥原料;140万吨钢渣制成混凝土原料;23万吨氧化铁制成磁性材料原料;43万吨灰泥、30万吨粉煤灰,再利用后造出建筑用砖。通过废弃物“二次生产”,武钢一年实现产值14.47亿元。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仍旧很低。我国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不到粗钢总产量的2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只有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对此,周长益表示将加快推进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炉渣等大宗工业废物利用;推动钢铁、水泥行业消纳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组织实施生态建材示范工程。
 

循环经济工业发展新模式
  “可以说资源综合利用就是循环经济的初级阶段。”周长益认为,循环经济的三原则正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包括了资源综合利用的三个方面。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倡导的是一种资源能够实现高效和循环利用,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在工业领域,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要探索和总结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改造,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先进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抓好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领域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建立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重点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各省都依托自己的特殊情况制定出特定的循环经济模式,比如沿海各省致力于“一水多用”的循环经济,包括海水的直接利用和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的化学元素;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则发展以矿业为核心的联产形式,包括使用矿产资源以及通过不同方式将矿产资源转化成气体、液体、固体等重要化工原料;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则着力于绿色制造,从技术上推进循环经济,通过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形成绿色制造的循环经济。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