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有色•2024盘点丨科技:以科技创未来 让有色更出色

2025年01月02日 9:21 1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出彩有色 年终盘点   作者: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创新呈现全面发力的发展态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行业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新三样”及国防军工材料供应提供了坚强支撑,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属前沿材料批量进入市场,数控机床刀具、大规格轻合金等关键材料实现国内需求保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一批数字化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在产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架构深度融入矿山、冶炼、加工全生产流程当中。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向新求变,进一步激活了高质量发展动能。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新技术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和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巩固提升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大对行业短板的科技攻关,不断突破技术瓶颈。2024年12月23日,据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项目公示,有色金属领域共有24项专利入选,其中,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22项。从获奖项目的技术领域来看,有色金属行业创新成果涵盖了稀土冶炼分离、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多个技术方向。其中,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稀土矿的冶炼分离方法”获得金奖;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料的回收利用方法”获得银奖。新能源材料领域获奖项目涵盖了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铜箔等关键材料,在高镍正极材料、高性能铜箔等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领域,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等均有专利成果,多项专利聚焦于材料性能提升和制备工艺,体现了有色金属行业在材料技术方面的研发水平。以上成就的取得,不仅展示了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更彰显了行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的实力。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减轻了因技术封锁而受到的影响。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超大型双熔池连续炼铜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首创超大规模双熔池连续炼铜技术,填补了世界大型熔池连续炼铜技术及装备领域的空白。

——由苏州大学和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等联合技术开发和攻关的“汽车轻量化用高强韧高服役6XXX铝合金关键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6XXX铝合金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低碱优先顺序浮选工艺在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转化应用,实现自然矿浆pH值条件下的金属分离,铅选矿回收率达90.38%、锌选矿回收率达96.37%,创下行业新高。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交通行业研发的特殊结构钼粉产品,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在特殊结构钼粉关键制备技术上的空白,实现了交通行业用特殊结构钼粉的国产化替代。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有色金属行业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二次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实现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坚持数字化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由中色科技承建的中铝瑞闽热处理工序“黑灯工厂”项目,通过采用先进信息系统、智能物流和自动化设备,让设备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物流、作业,实现了热处理车间的无人化全自动生产,成为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

有色矿业企业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矿山建设,智能化赋能取得实效,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同时,数字化转型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矿山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自动化、少人化,通过智能制造确保生产安全平稳,有效提升了金属资源的保障能力。2023年,海拔3500多米的普朗铜矿持续稳步推进智能选矿、综合集控、虚拟矿山及矿山虚拟实训系统等项目建设,5G信号已实现井下全覆盖,实现井下无人铲运机出矿全覆盖,在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有效加强了采矿作业本质安全。

2024年12月25日,以“智绘高原露天矿 开启智驾新征程”为主题的西部矿业西藏玉龙铜业矿卡无人驾驶项目成果发布会举行,这是全球首个海拔5000米高原露天矿山运营标杆。无人驾驶技术的智能化调度系统优化了作业流程,减少道路维护次数和车辆维修频率,降低了燃料和轮胎的消耗。

2024年12月26日,有色金属行业“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这是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包含百亿级有色金属行业数据和专业知识,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预测、科学求解器等多项专业能力,将以人工智能重塑有色金属地质勘探、矿产开采、冶炼加工、再生利用等全场景业务流程,护佑有色金属矿产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来,有色金属行业有38家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0多家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先后入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起到了带头示范效应,新建的矿山、冶炼、加工等企业数字化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无人或者少人矿山、无人或者少人工厂、“黑灯车间、工段”不断增多。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一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在国家创新体系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只有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才能抢收新科技浪潮的“科技红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创新实力、创新成果和创新环境有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改善。更多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聚集了更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综合运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组织实施科研项目,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优势有效结合,实现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过去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有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该公司聘任中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中金岭南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签约“稀土元素对合金内氧化(银—锡氧化物Ag—SnO2)材料性能提升作用的研究及产业化”等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中金岭南在高端制造、“三稀”及金属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水平。

 高质量评奖工作激发行业科创动力 

科技奖励对于激励创新、奖掖后学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充分发挥科技奖对行业战略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国家和行业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科研选题,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突破,引领更多的科技项目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联合设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的省部级科技奖项。2024年,该奖项共收到申报项目454项,受理申报项目433项,涉及完成单位1060家,同比新增115家。其中,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446家,民营企业238家,高校100家,科研院所59家,事业单位88家,合资企业及其他单位129家;项目参与完成人员共5937人,同比新增236人。除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传统有色高校外,新增了很多行业外企业和高校合作方,有色金属行业战略新兴领域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强,行业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2024年,有色协会按照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不断完善行业科技奖励办法和制度,有效激发创新活力,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和调动了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当前,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不仅为有色金属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一年中,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提高科研整体实力,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实现关键领域突破,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工作者也将在科技一线的广阔天地间挥洒汗水、奉献智慧、突破自我,争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科技成果的转化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有色金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之路  人才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进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有色金属行业在推动高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的同时,也为现代化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

面对技术与环保双重转型的加速推进,如何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正在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例如,智能矿山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无人驾驶矿车、智能监测系统等,企业正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然而,智能化生产的背后对掌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目前,有色金属行业中熟悉智能管理系统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高端人才仍然稀缺,部分企业在技术升级过程中因缺乏专业支持而进展缓慢。

在绿色化发展层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从矿山资源开发到金属冶炼的全生命周期中,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有色金属行业内各企业亟须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绿色化转型的实现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尤其需要熟悉环保技术与有色生产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减轻对外部技术团队的依赖,避免项目成本增加、进度延误。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高素质人才短缺的背后原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第一,我国各高校中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专业设置仍以传统冶金、材料科学为主,而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相关内容较为缺乏,难以快速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第二,相比互联网、金融等热门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社会关注度较低,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该行业的了解有限,行业整体吸引力不足,在吸引优秀毕业生方面处于劣势。

第三,部分企业仍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导致现有员工技能提升缓慢,部分关键岗位长期依赖外部引进,甚至出现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情况。

为了破解人才短缺的困局,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教育、政策、企业管理等多个层面发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

第一,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教育体系。政府、高校与企业应携手打造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企业可与高校联合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其行业适应能力;也应增进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第二,优化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企业需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与晋升机制,通过完善职业发展通道,激励技术人员长期留在行业内发展,并为其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第三,深入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技术研发。通过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无人矿山、智能化冶炼设备的研发应用,以及高效废水、废气处理技术的开发,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提升行业社会影响力。通过加强宣传,向全社会展示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前景,增强社会对行业的认可度和吸引力;通过树立优秀人才典型,激励更多年轻人了解有色金属行业、投身有色金属行业。

展望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持续涌现,将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化、人才政策的完善以及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将进一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