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仍是光伏发展源动力
2024年12月20日 15:20 167次浏览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李丽旻
在近日召开的2024 TCL全球技术创新大会期间,TCL中环发布TOPCon铜栅线组件和智能光伏用大尺寸超薄硅片两大技术成果,其中,TOPCon铜栅线组件为行业首创的零银含量组件。
光伏产品迭代“上新”加速的背后是产能持续出清的竞争压力。不过,在TCL中环研究院副院长张雪囡看来,竞争并不可怕,价值规律也仍在调节市场,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未来,光伏企业更应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寻求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新品聚焦降本增效
“一直以来,光伏电池制造都是用银浆印刷,银本身是贵金属,是行业绕不开的应用路径,业内企业都在追求用银包铜等其他金属来替代银。”张雪囡表示,“经过自主研发,TCL中环最新发布的TOPCon组件采用零银含量的铜栅线,大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基于铜栅线组件技术,可以使同等面积下的有效电池面积最大化,且比常规产品的封装密度高 1.2%,搭配组件无A面的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防止积水及积灰的能力,系统端发电增益 3%以上,全方位突出了降本增效的成果。”
光伏组件去贵金属化是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一大成功案例。同时,TCL中环作为头部光伏制造企业,也在寻求上游制造环节的优化。
以最新发布的智能光伏用大尺寸超薄硅片为例,该款硅片基于智能化的晶体生长规律,同时结合工业 4.0、质量 4.0 技术的硅片加工,是更好品质和更高性价比的N型硅片产品。“在晶体方向,现在已经实现从P型到N型电池技术的转换,两种型号对材料的要求不同,N型单晶需要更高的寿命、更集中的电阻率,同时对硅片表面的洁净度、金属含量也有更高要求。”张雪囡指出,“基于产业的技术积累,TCL中环在N型硅片上又叠加了半导体相关的工艺技术,在行业中形成了竞争优势。”
差异化竞争寻突破
近年来,头部光伏厂商相继发布高效组件产品,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工艺制造流程的迭代升级。如何在激烈行业竞争中突破同质化竞争,成为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都关注的议题。
“当前光伏产业面临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但当然也有价值规律来调节市场。”张雪囡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们多年来多次穿越行业周期的经验来看,未来竞争肯定还是技术之争。做好差异化的竞争力,或将是更好适应未来市场的路径。”
从制造领域来看,制造方式转型或是一大重要手段。张雪囡指出,要解决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问题,正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光伏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到高端制造产业,从国际视野上提升竞争力。
近几年来,TCL中环加速推动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升级,据其公开披露,为应对产品技术类型、规格以及客户基地数量增加对公司生产柔性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坚持推动工业4.0制造方式升级,与上下游客户协同建立柔性化合作模式,参与客户产品Design in,使产品具备高可追溯性,与客户实现价值共创。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已实现1,600余种定制化产品的柔性制造能力。
而在组件业务方面,TCL中环也在持续发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4.0主流产品功率较竞手领先两档及以上,效率领先幅度达0.2%以上。截至 2024年9月底,高效叠瓦组件产能达到24吉瓦,围绕N型技术持续降本的目标,公司电池组件业务在工艺方法、工艺步骤缩短、去贵金属化等方面也创新不断。
“卷”技术方可走长远
在张雪囡看来,最近两大新品的推出只是TCL中环创新布局的其中一环,在工艺、技术、装备上的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都在TCL中环的“创新图谱”之上。
“在上游供应链端,TCL中环积极推动产业链端的创新,比如金刚线、钨丝线应用等,在客户端,TCL中环也基于硅片业务,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通过品质保障,从硅片到电池片、到组件,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发展,大家互相支撑,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张雪囡表示。
不仅如此,面向目前光伏行业中炙手可热的BC技术,TCL中环也有较为成熟的布局。在TCL中环看来,相对于其他的电池技术,从转换效率上,BC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也比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张雪囡表示,协同子公司Maxeon一道,TCL中环将充分发挥在 BC 领域的制造、技术、专利、市场优势,也会协同生态链伙伴,共同建设BC产业生态,推动BC产品的应用场景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引领光伏行业降本增效。
实际上,业界普遍认为,光伏产业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自主研发、人才储备和长期的投入。技术创新之路永无止境,“价格内卷”不可取,“技术内卷”才是行业健康发展之道。
此外,张雪囡还强调,任何一个行业,刚开始都要试错,基础理论做得越好、实验时间越短,试错能力强,就可以更快掌握这个技术,而且能达到更高的良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光伏行业,长期的工艺积累叠加理论技术研究将共同推动创新产品走向市场,这也是推动光伏行业发挥更大潜力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