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株冶实施整体转移转型侧记
2022年11月03日 14:32 294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刘应龙 李欣
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干净的厂区内,绿草如茵,一株千年古樟正吐露芳菲。整个厂区不见成片堆积的废渣,不见外排出厂的废水。让人很难想象,此刻所置身之处是一座有色金属锌冶炼厂。
这里就是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株冶或公司)搬迁转移至湖南省衡阳市常宁经开区的新的锌冶炼生产基地——株冶有色。
壮士断腕
只为浴火重生
作为一家有着60余年历史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株冶曾是行业内的标杆和旗帜。然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大潮面前,加之该公司处于湘江流域核心地段,环保约束越来越严格,企业发展空间日趋狭窄。如何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破解发展困境,成为摆在株冶面前的难题。
201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21个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计划,身处株洲清水塘地区的株冶也在搬迁之列。
然而,怎么搬?搬到哪?人员如何安置?作为一家行业标杆企业兼上市公司,株冶搬迁改造牵涉面广、影响大,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股东、广大职工以及地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那是无数个不眠夜。经过反复论证,中国五矿集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达成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打造行业绿色标杆的共识,湖南有色作为株冶上级公司大力推进项目实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现场调研指导,给予关注和支持。最终,“靴子”落地:株冶制订了产能在湖南省内实行绿色转移、产业在市内转型升级的转移转型总体工作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将株冶30万吨锌及10万吨铅冶炼产能全部搬迁转移至位于衡阳常宁水口山经开区的湖南有色铜铅锌产业示范基地,通过退城入园、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等措施推进环境保护、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在株洲市通过适当规模投入,建设一个30万吨锌基合金产、学、研基地,以此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该公司所在地区社会的稳定,一揽子解决该公司处僵治困、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等问题。
2017年12月,株冶在衡阳水口山正式启动30万吨锌冶炼项目建设,并于2018年12月26日实现点火投料,创造了同类型项目一年建成投产的行业新速度。同时,清水塘基地冶炼产能于2018年12月30日实现全部关停,员工分流安置实现平稳过渡,得到了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
2019年3月,株冶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30万吨锌基合金生产线在株洲市南洲工业园正式开工;10月28日,该项目第一条铸造锌生产线投入试生产;12月4日,该项目热镀锌合金生产线成功投产。
至此,历时两年的株冶转移转型工作初战告捷,奠定了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两年的关停搬迁,对于无数株冶人而言,经历的是一场深刻洗礼。为了株冶品牌的延续,他们在相距200公里的株洲、衡阳两地来回奔波,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忘我奋斗,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家人的关爱。株冶氧化锌厂多膛炉工序长王伟杰至今还记得,在多膛炉投产攻关的关键时刻,他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作为在株冶工作了近30年的二代株冶人,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坚持把所有工作处理妥当,并安排好下一步工作匆忙赶回株洲,长跪在母亲灵前,以一声声痛哭倾诉着对母亲的愧疚与不舍。
绿色发展
付诸生动实践
“破旧是为了立新,发展的脚步不仅不能停,还要向高质量迈进。”株冶的转移转型,不是生产基地简单的搬迁和复制,而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瞄准绿色、智能、高效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管理优化,实现有色冶炼加工产业的嬗变和重生,为该公司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先优势。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工艺技术创新。株冶转移至铜铅锌基地的30万吨锌项目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世界最大的152m2沸腾焙烧炉、世界最大的单系列30万吨浸出系统、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国内独创兼顾分时效益的大极板电解和自动剥锌技术、行业最大的富氧挥发回转窑、铟直接萃取提炼锌铟、保障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特有污酸处理技术、全厂智能化生产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等。
始终坚持最严标准设计。株冶转移至铜铅锌基地的30万吨锌项目按照国内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为国内有色企业首家;废气SO2排放按80毫克/立方米设计,为国家排放标准的五分之一;废渣设计采用威尔兹法,实现了有价金属的回收和尾渣的无害化综合利用。
始终坚持水、气、渣环境综合治理,打通工业废水零排放的难点、废气超低限值排放的堵点,废渣综合处理的痛点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瞄准建成“世界一流”绿色工厂的目标,不遗余力地打造绿色冶炼标杆。该项目环保投资近28亿元,占建设投资比重近30%。此外,该项目充分利用铜铅锌基地的工艺和环保技术优势,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多源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针对冶炼废渣进行联合处理,固体废物内部年处理量达40余万吨。其中,含铅、含铜物料在湖南有色铜铅锌产业基地内部三方协同处理,综合资源利用率在90%以上,真正做到吃干榨净和变废为宝。与清水塘厂区相比,该项目的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废气中的粉尘减排幅度达到40%,二氧化硫减排幅度达到65%,减排污酸中和渣1万余吨,每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对区域环境安全作出重大贡献,该技术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真正践行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立企治企理念。
在推动株冶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株冶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在规划株冶有色总平面设计时,有一株千年古樟树最初纳入了红线范围,需要将其迁移。为了保护古樟树不受迁移影响保证存活,设计人员将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将地下管道布局内移20余米,妥善将千年古樟在该公司厂区围墙外就地保护。此举虽然导致了该项目的建设成本略有增加,但保证了这棵千年古樟枝繁叶茂,如今更是成为产业园区一处参观休闲景点。
党建引领
创造一流业绩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在转移转型过程中,株冶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以党建领航开创生产经营新局面,奋力创造一流业绩。
该公司党委以“党旗飘扬和党徽闪光”行动为抓手,科学制订“党建引领,精细管理,争创五优”实施方案,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和班组一体化推进的模式,对业绩目标和评价指引进行分解到人;创新开展了“争创五优”与“一人一岗一班组”深度融合,各单位在推进中形成“党建+设备管理、党建+科技创新、党建+技能比武”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切实解决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
实施转移转型3年来,株冶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了生产经营业绩不断提升。2019年,株冶实现营业收入112.25亿元,利润总额1.33亿元;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94亿元,利润总额2.97亿元;2021年,该公司完成锌产品产销量67.88万吨,营业收入164.21亿元,利润超3亿元,创近10余年最佳业绩。2019年投产后,株冶有色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搬迁前下降22%,年节约新水用量110万吨、节约标准煤18618吨、减少碳排放69610吨。该公司以单位产品能耗优势入选工信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株冶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勇担当,攻下一个个“堡垒”和“高地”。全国劳模、该公司锌电解厂党支部副书记柳祥国针对投产初期的锌电解电耗居高不下难关,带领党员突击队按“平、清、紧、看”先进操作法,用2天时间平整阴极、阳极11000余片,使电耗在较短时间内下降20%,析出锌质量由过去的99.995%提高至现在的99.997%,实现了湿法炼锌质的突破,充分展示了当代产业工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奋斗者风采。
株冶集团的翻天巨变不仅使该公司涅槃重生,更造福了一方水土。如今的株洲清水塘和衡阳水口山,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随之大大提高。2021年,水口山所属的常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空气优良率为96.2%;株洲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空气优良率84.9%,湘江株洲段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清水塘片区已退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
得益于中国五矿、湖南有色在湘江流域高端产业带动,株洲清水塘目前正朝着生态科技新城奋力迈进,衡阳绿色高效有色金属产业链集聚示范效应日益体现,长沙经济带湘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活力迸发。
踏平坎坷成大道。立足新发展阶段,株冶将进一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以锌冶炼为主、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向绿色智能高效的锌行业标杆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