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不走寻常路 深挖数据“钻石矿”

2019年06月07日 19:24 15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时政要闻

新华社贵阳6月7日电 题:贵安新区:深挖数据“钻石矿” 争当改革“领头羊”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山水之都,田园之城。”进入贵州省贵安新区,时常可见这样醒目的标语。没有遍地的厂房,没有连片的园区,一切都昭示着年轻。

2014年1月,国家批准在贵阳和安顺两市之间划地设立贵安新区,重点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5年多来,紧扣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定位,贵安新区以科技和创新为抓手挖掘数据“钻石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新路。

开“矿”成本低,机房扎堆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更好保证服务的可靠稳定,众多企业布局数据中心建设。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贵安新区已先后吸引三大电信运营商、苹果、华为、腾讯等巨头入驻。

“藏在山洞里”的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一度被戏称为AI生态养鹅场项目,目前完成基建施工,正在进行机架搭建、外部环境打造等收尾工作。进入洞内参观,第一感觉就是与室外明显的温差。不久之后,这些总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隧洞将变身“天然空调”,帮助5万台服务器降低能耗。

“选址在这边,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腾讯数据中心技术总监朱华说,贵安新区地处西南内陆腹地,气候凉爽、电价便宜。更打动企业的是,贵州率先发展大数据,形成了行业集聚效应。

记者在项目效果图上看到,建成后该数据中心隐于群山中,具有“高隐蔽、高防护、高安全”的特点,连同洞外机房,总的服务器规模可达30万台。

事实上,建中心、设机房,只是大数据产业链的一个入口,更重要的是背后数据资源的聚通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大数据的存储仓库。现在我出去招商都说,其实你们已经和我们发生了关系,比如苹果手机iCloud服务就在我们这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军说。

选“矿”人手足,创业孵化快

每到毕业季,不少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在聚集15余万学生的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就地就近找工作或自主创业成为趋势。

走进贝格大数据公司,通透、开阔的办公室内,上百台电脑整齐排列。屏幕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敲击键盘的清脆声此起彼伏。

“从上海转移到这边,看重的是人力资源优势。”公司总经理助理何源说,员工大多数都来自各高校毕业生及实习生。在这里,学生通过培训,从事数据采集、加工及清洗,庞大、杂乱的数据经处理后价值陡升。

比如该公司与贵州省法院系统合作打造了司法大数据应用平台。平台通过对大量卷宗的分析、整理、综合,建立案由模型和法律法规模型,法官在审判同一类型的案件时,系统就会推送与过往案件的类比结果,辅助作出准确、公正的判决。

在双创园内,记者还见到一家专为企业看病的“双创医院”。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创业创新服务部部长李悲鸿说,大学生创业,有的人对商业模式及市场需求并不清楚,通过邀请一批各领域的专家,轮流“坐诊把脉”,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据介绍,贵安新区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还建立“高校苗圃期、双创加速期、产业放大期”三级孵化体系,并以“创业代金券”等方式,扶持学生落户创业。

另外,近年来大学城相关院校还与华为、NIIT、IBM等合作,累计培训大数据人才达1.2万人。去年,整个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规模达376.1亿元,同比增长10%。

用“矿”场景多,改革支撑强

签约项目31个,预计总投资金额716.41亿元,其中大数据项目25个。日前闭幕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安新区成果丰硕,这离不开改革支撑。

主要提供用户实名身份核验服务的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落户贵安新区以来,目前已和上千家机构合作,并成为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的股东方与运营方。

“我们建立真实企业、真实应用场景、真实用户授权‘三真’准入审核监控系统,能够确保数据应用合法安全。”公司副总裁高培德说,在当下流行的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公司也在提供技术,帮助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企业的迅速成长得益于一系列政策配套。“大数据十条”“双创十条”等规定明确了企业在办公场地、市场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可享受不同等级和额度的补贴及扶持。

5月23日,贵安新区又举行招商引资政策解读会,传递出对大数据企业的更多利好,包括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贵安新区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13家部门269项审批服务事项优化整合,开启“全项一窗受理”,试行“集成套餐服务”,得到办事群众好评。

贵安新区大数据办主任沈倜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同时,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 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