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云铜环保升级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回眸
2020年12月10日 14:46 1471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苏畅依娜 刘锴
赤峰云铜火法厂。
赤峰云铜电解厂机组运行维护车间码垛机正在码放铜板。
赤峰云铜电解厂工人在槽面上利用短路处理提升机处理短路。
我们踏上了这片土地,东方,一轮红日升起。放眼望去,辽阔平整的大地上,一座现代化的铜冶炼企业屹立在天地间。她是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2000余名建设者是她的名字。
赤,红也;峰,山也。赤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在人类幼年时期便闪耀出文明之光,形成了独具代表性的红山文化,出土的碧玉龙号称“中华第一龙”。抬头,日出红山,高高耸立的金峰炉在斜阳下巍巍凛凛。
10月10日,早调会,赤峰云铜汇报环保升级搬迁改造项目运行一年多来的情况。赤峰云铜40万吨/年环保升级搬迁改造项目历经18个月建成投产,使云南铜业以130万吨铜冶炼产能进入全球铜行业第一方阵。赤峰云铜将二连炉连续炼铜技术、烟气制酸工艺、大型变速机械汽电双驱系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应用到项目建设中,把握了通过技术、产能、环保全面升级实现破茧成蝶华丽转身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并于2020年8月17日,获得开展铜精矿加工贸易资质,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取得该资质的企业。截至今年10月底,赤峰云铜累计完成电铜33.37万吨,生产硫酸128.88万吨。今年,已连续10年盈利。
这是2000余名建设者的荣耀。
为了心中的绿色
10月的内蒙古已然入冬。工厂的剪影被阳光照透又连成一片,和大地一同延展开来,亘古又新鲜。
走进工厂,几位身体有残疾的员工正在厂区打扫卫生,一丝不苟。他们身着赤峰云铜工装,身影让人动容。
2009年,云南铜业全资子公司赤峰云铜与民营企业赤峰金峰铜业重组,成立新的赤峰云铜。重组后的赤峰云铜股权由国有企业、当地政府、民营企业构成,充分依托和发挥不同体制优势,在原料、融资、科技创新、外部条件保障、党建工作上互补发力,极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全流程成本优势。
2010年至2019年,赤峰云铜连续10年盈利;2017年、2018年利润超过4亿元,成为中国铜业旗下铜冶炼骨干企业。
赤峰云铜综合管理部主任刘振华介绍,“老赤峰云铜”1997年成立,距离这儿70公里。临近的锦山镇历经20多年发展,扩张到厂区旁,加之考虑进一步保护马鞍山风景区,保护好赤峰祖辈、子孙的绿色屏障,赤峰云铜决定异地建厂搬迁。
赤峰云铜的控股公司——云南铜业根据上级单位中铝集团“十三五”规划和打造中国北方铜产业桥头堡企业的战略,于2016年11月11日与赤峰市政府、喀喇沁旗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赤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山工业园启动赤峰云铜环保升级搬迁改造项目,同时对产能产量扩容,产能从每年15万吨提升到40万吨。
2017年5月28日,项目正式开工,历时18个月,赤峰云铜成为赤峰市第一家入驻赤峰东山工业园区的企业。
上下联动,确保建成精品工程
“要干一个、成一个、盈一个!”
“要敢于‘亮剑’、敢打硬仗、敢打恶仗!”
“要讲忠诚始终如一,守纪律敬终如初,争做标杆一以贯之!”
项目得到了中铝集团、中国铜业、云南铜业和地方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支持,或亲临现场调研督战指导,或以视频会议了解项目进展,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和具体要求,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全力帮助、协调。
中国铜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平,党委副书记、总裁许波站在肩负建设中铝集团北方铜产业桥头堡的高度,时刻把项目挂在心上,寄予厚望。多次要求赤峰云铜要压实落细对标工作,高起点对标世界一流,高质量推进管理提升,练好内功,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发挥新建项目“后发优势”,为中国铜业建设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展现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上有部署、下有落实。
建设之初,云南铜业党委经过周密部署,委派具有海外冶炼项目建设丰富经验的副总经理杨新国担任赤峰云铜董事长、项目总指挥长,坐镇项目一线全面主持迁建工作,时任赤峰云铜总经理的韩志和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訾迅霆等领导坐镇老厂,确保老厂在新项目建设期间安全、平稳运行,同时兼顾新项目,“两边跑”。
訾迅霆回忆,那时,他们早晨5点起床,把老厂工作安排妥当了,就往70公里外的新项目跑,和项目组成员一起攻关到深夜。来来回回。
“项目完成以后,我们都可以绕地球几圈了。”訾迅霆哈哈大笑。
“当时夜里下班,高速路上往工业园区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几盏微弱的灯光。慢慢地,灯光由点成线,又由线成为片。你看,那就是赤峰云铜。”他指着旷野跳跃的亮光。
四周安静下来,旷野里仿佛每一点亮光都在歌唱。“变化,在时间之轴上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变化!”訾迅霆吸了一口烟,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家在昆明,经历了非洲赞比亚谦比希铜冶炼项目,又全程参与了赤峰新项目的老员工而言,訾迅霆对过往念念不忘,那些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的点点滴滴已融入血液,丰富的不只是阅历。
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时间就是效益,早日投产达标,就是降本增效。”
这次搬迁,是赤峰云铜产业升级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不只是简单地产能提升,还要解决好系统问题,争做行业标杆,实现共赢。这过程肯定没有‘容易’二字。
暴立业,赤峰云铜电解厂厂长。他说:“项目建设的那段日子,我们的生活很单纯,工作、吃饭、睡觉。赤峰云铜上上下下同一节奏:吃饭一个小时,睡觉五六个小时,剩下时间几乎都在工作。”
“2000人,包含600多名残疾员工,要确保老厂运行稳定,新厂建设有序,任务是很重的。”这个“重”字,他说得很轻,像在自语。“但指挥长说了,我们都是不服输的蒙古族大汉,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良种’!”
“一定要有激情、一定要敢于担责、一定要永不言弃!”“我们不仅为业绩而战,我们在为荣誉而战!”
“但也不是盲干,要用巧劲儿,抓关键。” 陈朝辉的心情是激动的。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够参与这个国内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铜冶炼厂建设,是职业生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名海外留学归来的研究生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赤峰云铜,致力于技术项目升级,有效解决了熔炼炉作业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烟气逸散等问题,彻底解决了铜冶炼行业低空二氧化硫污染难题。
“总指挥长杨新国总‘抛家舍业’地和我们日夜干在一起,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负责宣传的女孩王宏杰补充道,“他在,就是无形的力量。”
2019年5月18日,新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2019年10月2日,新项目第二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两条生产线均在半个月内实现达产达标,当年生产电铜27万吨,实现利润3.6亿元,赤峰云铜也因此荣获云南铜业总经理特别奖。
按照设计产能,新项目每年可生产高纯阴极铜40万吨,副产品黄金5.5吨、白银580吨、硫酸170万吨,铁粉40万吨。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缴纳税金4亿元、净利润5.6亿元。
目前,两条生产线已运行一年有余,稀贵金属厂也在加班加点建设中。对标世界一流,对标初设指标,综合成本行业领先。
数字也许是抽象的,不能给人带来美感,但数字也是鲜活的、灵动的。每一个数字背后,洒满了建设者的血汗,体现着建设者的情怀。
朝阳下的赤峰云铜,像无言的丰碑。
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
建设初期,参建单位多达10余个,施工人数高峰时可达2000余人。工艺设计系统构建高达几万个,每个构件外形和尺寸各不相同。施工单位中铝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50多年的设计历史,但铜冶炼设计还是头一次,打造赤峰云铜精品工程,压力和挑战并存。
赤峰云铜以主人翁的姿态抽调骨干人员,成立了以总工程师王国军为主要负责人的专业小组驻扎现场,与设计院一起在建设初期就现场设计、现场交流、现场审核、现场更改,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细节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可确保不失败。”
“边设计边更改,白天现场交流、晚上完善方案,一早图纸新鲜出炉,送到作业人员手中。这极大地提升了长沙院头一遭设计的铜冶炼项目的‘适配性’,建成、投产、达产达标一气呵成。” 赤峰云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金禹介绍。
“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对管理者的指挥协调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总指挥长杨新国深感责任重大,经指挥部缜密研究思考,他提出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利用现场场地、外架、吊车等各种资源,科学组织交叉施工。
他还透露了赤峰云铜快速达产达标的秘诀:“建设过程中,大家不分甲方、乙方,不论年龄、不分岗位、不分彼此,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齐攻坚、啃下硬骨头。”
“我们的职工是可爱的,几个月下来,不曾休息一天,毫无怨言。”工程部、设计部每天要处理大量变更信息,与设计院紧密联系,几乎所有图纸都留下了他们无痕的手迹。员工雷硕谈及那段攻坚的日子,深有感触:“实在太忙了,吃饭,火速解决,上洗手间,小跑着去。一天下来,连伸个懒腰大家都觉得耽误时间。”
设备安装既是项目建设的重点也是关键点。可北方冬季零下20多度,安装结构又极其复杂,导致螺栓连接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有问题解决问题。专业组人员与设备厂家安装人员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想点子、破难题,一遍遍讨论、反复推演,现场所有难题得到一一解决。
“项目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多个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有各自的建设区和责任分工,但大家自觉以目标为导向,配合十分默契。”在项目副指挥长李啸东的组织协调下,形成了周调度会、监理例会、早例会、现场巡视监督等工作机制,业主、总包、监理和各个施工单位沟通无碍,设计、土建、安装各项工作井然铺开。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
挥汗如雨的日子,建设者们每天的故事都是新的,每天的故事都是令人振奋的。
绿色,让企业亮出新颜值
“绿色,企业持续发展的底色。决不能为短期利益透支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我们必须看到更远的将来。”从方法来说,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驱动。
王国军,赤峰云铜总工程师,一个地道的赤峰人。2003到原金峰铜业工作。他回忆:“那时阳极板浇铸工序全靠人工完成,既危险合格率又低。”“一块块200多公斤、800多度的‘红板’在空中传运,厂房里蒸汽弥漫、高温炙烤,勾吊很难看清楚……”
针对此问题,王国军带领技术人员通过考察后反复研究,拿出了阳极板铜自动化浇铸圆盘系统方案,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后,一次试验成功。浇铸速度提升一倍,合格率从60%左右提升至99%,吨铜降成本200多元。此后又成功实施大小技改20余项,使设计产能10万吨/年提高到实际产能13万吨/年。
而后,王国军和韩志带领团队历时6年研发“粗铜双炉连续吹炼技术”,其间历经8次实验8次失败。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和19名技术人员以及班子成员用自身股权作抵押,向喀旗政府借款2000万元,才解决了研发经费不足的燃眉之急。
终于,2014年10月,“粗铜双炉连续吹炼技术”成功运用到生产实践。以当时年产10万吨计算,运用此工艺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2万吨,节约运行成本3600万元。
2017年,新项目开建前期,赤峰云铜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炉连续炼铜技术。
该技术经长期生产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指标超一流,对铜精矿“不挑食”,“精粮”“粗粮”都能“吃”,有效解决了原料与炉子的适配问题,同时,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粗铜综合能耗只有国际先进值的50%左右。此外,该技术的环保效果非常好,无逸散烟气。逸散烟气作为二次风送入熔炼炉,进入制酸系统。
还有水循环使用,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治理、园区绿化等。
赤峰地区水资源匮乏。赤峰云铜针对不同流程,采用了四组空冷技术,配套污水处理循环使用技术,目前吨铜新水消耗不足7吨,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吃干榨净”,厂区绿化率达95%,噪声早已降到标准线以下。
本项目建设,赤峰云铜在环保方面投入超过6亿元,占总投资的11%。他们说,这些“绿色行动”是企业发展的“良心”。“这儿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有义务让家园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山川美丽、土壤肥沃。”
家,这里就是家
人在哪里,哪里就有了生活的逻辑和意义。
赤峰云铜新项目是2000多人的饭碗。其中还有600多名残疾职工,在这里,他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尊严。
“项目现在看来算是‘成功’,但还有另外的成功衡量标准,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
訾迅霆说:“赤峰云铜一直有个好传统,就是尽可能地为当地一些残障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初衷很简单,他们的生活在这里,我们的事业在这里,如果我们的事业能带给大家更多的获得感,无疑可增加事业的神圣性。”
訾迅霆常年远离妻儿,赤峰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思乡,当然辛苦,“女儿今年高二,她两个月大我就在外工作,这些年,亏欠了她娘儿俩……”谈及家人,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大男儿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忧伤。
“项目建设期间,工作尚且应付不过来,哪有功夫去想家啊!”他马上又自我调侃道,“我母亲也在内蒙古,这几年,也算是‘回家’。”
和他一样的还有不少干部,比如张炳杰、蔡鸿志、张志波、陈爱武、沈国华、曹常胜、李文瑞、李杰、高俊明、张东升、王志芳……他们虽然家就在距新厂区70公里范围内,但他们都自觉抛舍自己的小家而倾全部心力于赤峰云铜这个新“家”的建设。
是的,赤峰云铜就是这些建设者的家。
不然,怎么会在“两线作战”的关键期,人员极度紧张,大家主动要求调整倒班模式,从四班三运转变为三班两运转。不然,怎么会主动承担高负荷工作压力,每天平均工作13小时以上。不然怎么会绞尽脑汁,反复琢磨,不漏掉任何细节,确保一次性投产成功,确保投产即达产达标。不然怎么会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太累的时候就在车间找一角落和衣而睡。不然,怎么会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全员驻厂,确保生产运行平稳。
“我们的员工是可爱的。他们的平均工资在业内并不算高,但他们似乎很满足,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珍惜这个岗位。你给他一个机会,他还你十五分努力。”
“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赤峰云铜的故事正是对这一哲言的经典诠释。“精神可以变物质,就看你想不想、敢不敢。”訾迅霆谈起了赤峰云铜员工徐立立。这名身体有残疾的员工凭一股子气,自强不息,获得了世界残奥会亚军、世锦赛冠军。
在采访时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我们真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那些一线工人质朴而憨厚。
是的,这群普通建设者都秉持把工作干好这一纯粹性,在他们看来,把项目建好,把赤峰云铜建好就是本职,他们的“事迹”似乎真的都不够突出,不值得刻意宣传。
但就是这样一群自认为“不值得一提”的建设者,用严谨的辩证思维,恢宏的战略思维,缜密的系统思维,清晰的底线思维,实干苦干,用汗水和心血干出了加速度,干出了高效率,干成了一个示范、标杆项目,在世界铜冶炼项目建设史上缔造了全新的纪录,创造了奇迹。
这群英雄分布在赤峰云铜的原料区、冶炼区、电解区、制酸区、动力区、仓储区……分布在综合、设计、安环、调度、财务、销售、物流、后勤等各个岗位……他们以钉钉子的韧劲将个人与群体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把赤峰云铜当作家。
“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这是建设者的乐观精神、昂扬斗志。
抬起头,浅青色的夜里,风把天刮净了,几个小银星斜钉在天上。高高耸立的炉子矗立在旷野,内部熊熊燃烧,酝酿着生机、活力,铜水流动,那是人们心灵深处对永久幸福的展望。
明天,又将是日出红山,定格奋斗者群像。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