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铝产能出现天花板,对辅料行业有何影响?

2019年11月14日 9:14 982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随着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天花板”的出现,对素有电解铝工业“心脏”之称的炭素和有 “血液”之称的氟化盐等铝用辅料行业影响如何呢?11月13日,在青岛召开的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铝用辅料市场专题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分别就铝用炭素、氟化铝等铝用辅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微信图片_2019111409200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常务副会长、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在致辞中说,铝用炭素是电解铝生产的重要原料,伴随着我国铝工业的发展,铝用炭素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炭素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环保、能耗等指标也有了显著提高,部分企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今年以来,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供需状况及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铝用炭素产品产量、产品出口量均略有下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我国预焙阳极产量达1424万吨,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量81.6万吨,同比减少11.9%。郎光辉说,目前,铝用炭素行业整体面临着产业升级和整合的压力较大,未来,铝用炭素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重点解决好质量、环保、智能制造三个主要问题,以此推动我国铝用炭素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中铝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伟在致辞中说,中铝物资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铝业集团集中采购单位,围绕主业,以专业和真诚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未来,将随着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展,进一步带动和促进铝用原辅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科学掌控上游,优化调整中游,跨越发展下游”的整体思路,积极推进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经营理念,打造铝用辅料采购交易平台,不断完善产业链贸易,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和指导性的采购平台公司。同时,通过对铝用原辅材料相关行业的融入,积极推动原辅材料相关产业全产业链用户开展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实现更大更广作为,为铝用原辅材料行业的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氟化工分会会长、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正彦在致辞中说,当前,铝用氟化工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机会,未来,铝用氟化工将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布局,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萤石的战略性保护以及低品位氟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高端精细氟化工和电子级氟化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中国氟化工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改变氟化工行业长期低水平竞争局面。随后谷正彦又在《中国氟化铝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我国铝用氧化盐行业的发展情况。他说,由于电解铝行业需求量的减少等原因影响下,2019年1至9月份,氟化铝需求减弱,整体供给量增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无序竞争加剧,整体氟化盐产品效益同比大幅下滑。在此情况下,企业需紧跟电解铝产业布局步伐,盘活存量,优化布局,向有资源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布局;整合行业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铝用炭素预焙阳极有效产能约为2887万吨,开工率仅为64%,供大于求的局面明显。”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采购部处长路鹏在专题报告中介绍说,当前,国内对炭素预焙阳极的需求量约1780万吨,产能主要分布区域集中在山东、西北、中原等地区,近年来,西南地区也有所攀升。中国铝业目前炭素预焙阳极的需求量约为330万吨,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贵州、青海等地,且各公司炭素项目基本运行正常。为应对行业挑战,中铝集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提升行业标准,加强新技术研发,目前 ,中铝集团正在包头铝业和山西新材料公司推行无炭渣技术方案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绿色环保指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建宁在《浅谈预焙阳极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中介绍说, 2019年,我国阳极产能约达2900万吨,但实际产量仅为1900万吨,将出现1000万吨产能的过剩,而产能的过剩将会加快推动预焙阳极行业技术升级,从而加快行业整合。另外,未来10年,伴随着亚洲地区的新增电解铝产业的发展,以及欧美地区已有电解铝产能的升级改造,阳极出口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而将引导国内一部分阳极产能转向国外市场。

会议分别由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国峰,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熊慧,铝部经理王宏飞、陈欢主持。

会上,江苏中商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杜海燕,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师马安君,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龙,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毅,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益如,北京安泰科高级分析师申凌燕、王楠楠分别作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