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提升非公企业话语权和竞争力

2019年10月11日 8:51 108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依托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两大新型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探索建立院企双向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跟踪服务三项工作机制,积极为科研院所、非公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为非公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年,稀土高新区稀宝博为、东宝生物等40多家企业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等院所进行调研对接,中科院金属所、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等8个院所的20多名专家教授,来稀土高新区的金山磁材等8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对接20多次。

“企业院校行”“院校企业行”成为稀土高新区解决相企业技术需求的实招,易胜云公司就是成功一例。

近几年,易胜云与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宁波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制出一款稀土永磁磁化器产品。该产品将高强度、高矫顽力的稀土永磁材料采用独特的矩阵式磁核组合排列,在不改变水原有化学成分的条件下,使水中矿物质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起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作用,可完全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水处理器,极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和维护成本。通过院企双向对接机制,还帮助企业解决了稀土永磁电机仿真设计系统等10多项技术难题。

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世界首条年产10吨的稀土硫化物规模化、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示范线,完成了稀土硫化物着色剂由实验室向产业化的中试生产,标志着我国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又一次原创性突破。

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介绍,稀土硫化物着色剂因其着色性能优异、符合世界环保标准、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达百亿元。随后,研发中心以2000万元与中科世纪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创造了包头市技术转移转化金额最高纪录。这是稀土高新区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生动范例。

此外,院企联合技术攻关和共建创新平台,大大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两大院所与企业近年开展技术联合攻关16项。其中,上海交大团队与中天宏远合作开展稀土氧化物涂层中试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通过共建创新平台,中科院相关院所与金蒙汇磁、长安永磁等企业联合建设了永磁材料表面防护、稀土永磁电机等5个研发中心,全面提升了稀土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没有优秀人才的集聚,就没有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稀土高新区实施“1+1”人才培养计划,中科院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选1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帮助企业培养1名技术创新负责人,根据企业创新负责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技术难点,寻求中科院相关专家和团队的技术支持,开展为期3年的联合攻关,促成企业青年技术人员与中科院专家的深度合作,共同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新产品研发问题,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帮助非公企业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到目前,“1+1”计划已累计结对培养人才21人,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10多项。

随着政院企之间的合作日益深化,稀土高新区非公企业市场话语权和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