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废矿区 今朝绿满山

——大余县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治理纪事

2019年10月11日 8:49 187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1

治理后的滴水龙复绿全景。

2

治理前的滴水龙。

登上大余县南安镇新华村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四周一望满眼苍翠: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已披上新绿,一株株红枫迎风伫立,地面沉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受污染而绝收的农田已恢复耕作。

新华村滴水龙废弃稀土矿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采,属国有矿山,上世纪90年代末停止开采。2006年受稀土价格上涨等利益驱动,不法分子开始对该稀土矿区进行非法盗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剩下一片废弃矿山。

“每当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时,大雨冲刷着泥土,将地表的土壤全部洗刷干净,还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和山体滑坡等。”当地村民告诉笔者。该矿山采用池浸、堆浸工艺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让废弃矿山再现山水绿意,2017年大余县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整合地方配套资金,投入约5000万元,对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示范。

“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面积约0.8平方公里,根据区域内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将治理区域分为核心区0.2平方公里和外围区0.6平方公里。”大余县山水林田湖草办公室干部廖虹说,核心区通过覆土绿化、截水拦沙等方式,整治地形16万余立方米,修建排水沟9000多米、沉沙池21个,植草约17.8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地质灾害,改善了地形地貌景观。

据廖虹介绍,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属梅关景区范围,外围区0.6平方公里的项目建设已纳入梅关古驿道景区项目建设子项目的庾岭风情园。该项目侧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受污染成林差的树种改造和补植,目前已种植4000余株银杏,红枫和竹柏各千余株。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近年来,大余县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用则用、宜填则填”的原则,对矿山废弃地、废弃尾矿库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建设。目前,该县累计完成矿山复绿面积6500余亩、矿山治理面积4800余亩。曾经的荒山,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山水绿洲、生态景区。(叶功富  曹佐珍  叶际江  文/图)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