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培育提升“造血”能力 人才培训激发内生动力——金川集团公司精准扶贫的成功探索
2019年06月13日 14:26 18313次浏览 来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 分类: 镍资讯
金川集团是一家有着60年发展历史的采、选、冶、化、深加工联合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金川集团的光荣传统。201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金川集团公司承担起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定西市安定区和两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甘南州、临夏州共18个贫困村4018户贫困户1.7万余人的扶贫任务。金川集团公司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特长,大力培育富民产业,7年来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49项,用工业化理念和方式促进联系村转型升级,用具有金川特色的“扶贫”工作模式,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帮扶贫困村收入结构由过去单靠传统种植业拓宽为种植、劳务、养殖“三业并举”。公司连续6年获得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
积石山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2017年7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战略部署,金川集团公司扶贫攻坚力量全部集中到积石山县4个乡的8个深度贫困村,坚持“1234帮扶工作原则”,以8个贫困村和3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靶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施了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等26项富民产业项目,联系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平均涨幅都在20%以上,比省上计划高出3个百分点。公司联系村整体预脱贫率达到62.5%,脱贫户达到270户,脱贫率超过73.9%,完成了脱贫攻坚决胜期第一年的目标任务。
这个“1234帮扶工作原则”就是金川集团公司带领群众掘富源、斩穷根的“法宝”。即:
“一个目标”——确保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两条途径”——产业培育和人才培训;
“三新运用”——推广运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
“四化要求”——市场化帮扶、组织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
“1234帮扶工作原则”的核心是“市场化帮扶”和“产业化扶贫”,把产业培育突出放在首位,消除了“输血式”“福利式”扶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着眼于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保证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使帮扶工作走上了“产业化扶贫”的道路,形成了政企同德、干群一心、外援辅助和内生动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良好局面。
大力培育发展肉牛养殖和中药材种植富民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产业培育和开发上,公司一直坚持市场化帮扶模式,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股出资,或者采取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补贴等方式,大力培育发展肉牛养殖富民产业。按照统一圈舍、统一畜种、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模式,为贫困村发展肉羊养殖业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方式,为养羊困难的农民提供帮扶资金和技术服务,着力培育对精准扶贫具有强力支撑、对农村发展具有示范带动的富民产业。
公司在安定区、积石山县帮扶村实施的肉羊养殖产业项目已覆盖除公司帮扶户以外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家庭标准羊舍686间,成立养殖合作社7家,直接受益人群达到532户。目前肉羊存栏达到1.9万只,累计出栏2.1万只,销售收入达到1425万元,每户每年仅在肉羊养殖上获得的收入就达7125元,占到了贫困户家庭总收入的45%以上。
在夏河县实施畜草配套改良项目,引进优质犏雌牛390头,对当地退化畜种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品种产奶量提高了1.5公斤/天,仅此一项每年就使每户增收1687.5元;引进的小黑麦牧草已累计扩种至1.9万亩,成为首个甘南藏区亩产超过1500公斤以上的优质畜草,亩产干草比青稞、燕麦高出3倍,累计产草超过2.85万吨,直接受益农户达到1500多户,大大提高了草场载畜能力,有效促进了草畜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育中药材产业,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在积石山引种黄芪、冬花、党参、银柴胡等中药材729亩,惠及195户贫困户,并联系天士力中天药业合作成立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成功探索出“龙头企业+加工车间+农户”产业经营模式。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统一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参与田间管理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种植,从源头上控制药材的质量,完成统一收购,解决了农户“卖药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户的销售成本,使贫困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大力开展农民培训,进一步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金川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自有培训资源,重点开展劳务技能、农业技术、素质提升三大类培训,先后培训富余劳动力和“两后生”530多人,减免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学杂费。其中,487人通过了焊工、钳工、铲运机、挖掘机驾驶等初、中级技能鉴定考试,取证率达到了92%;15名学习矿山无轨设备专业的毕业学员通过聘用考试被公司录用;79人被公司推荐就业,推荐就业率成功率达到100%;38人选择自主创业。2016年12月,金川集团公司派遣职工培训中心教师前往积石山县刘集乡成立“金川集团公司驻积石山县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站”,开展上门培训,培训范围由联系村扩大到全乡,由全乡扩大到全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产业支撑人才培训,举办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共计28批4300多人次。聘请张掖地区养牛专家、中天药业技术员等,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实地示范、拓展综合技能入手,着力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多采取田间示范、圈棚讲解等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重点解决不懂、不会、传统、落后的问题。组织村干部、产业骨干、致富带头人前往北京、山东寿光等农业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拓展视野,增长才干。
此外,公司每年都要对技能模范户、养殖示范户进行评选表彰,激发农民群众学技练艺的积极性。
刘集乡肖家村肖继堂以前因无职业技能鉴定证,只能到处打零工。2017年他参加金川公司举办的电焊培训取证后,带领本村参加过培训的15名同伴承接了拉萨工信大厦外墙壁挂焊接工程,月收入8000元以上,是以前收入的2倍多。
张辉兰是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的女能人。前几年,她辗转在新疆、内蒙古打工。当听说金川集团公司在村里实施肉羊养殖富民产业,她毅然回乡发展养羊。起初,她也不怎么会养,自从参加了几次金川集团公司请来的专家培训班,才开始慢慢摸到了一些门道。为了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吸收率和适口性,她把玉米秸秆粉碎揉丝,再与其他饲草搭配,并加入麸皮、油渣等,羊特别爱吃,长膘还快。她在羊圈墙上挂上温度计和记录本,随时观察、记录、掌握每只羊的防疫、成长、配种情况。为了保持羊圈清洁和粪便及时清运,她还引进制作了栅格式羊床,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户。连续多年羊存栏数都保持在100只左右,年出栏60只以上,年收入超过4万元。
据积石山县劳务办负责人测算,参加过劳务技能培训的农户,其劳务收入较培训前普遍提高2500至5000元/月不等,培训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
另外,公司还积极联系省外公益助学机构,派送35名乡村教师参加中国第九届贫困山区优秀校长论坛和广东东莞“良师+益友+我的教育梦”乡村教师业务拓展训练营暑期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取得新突破,“麻沟模式”引起各方关注和肯定
积石山县寨子沟乡麻沟村是全省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金川集团探索建立的“麻沟模式”,不仅探索出适合积石山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也顺应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的新形势。其示范引领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它避免了“福利式”扶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变“输血”为“造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群众内生动力。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和构想,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资金,联系中天药业、康美集团、居佳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在寨子沟乡麻沟村、东坪寺村探索出“政府+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保险”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积石山县8个帮扶村每村成立至少一个专业合作社,在摸清贫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对致贫原因逐户分析、分类归纳、因户施策,规划实施了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草业配套等富民产业。
以村级产业发展互助基金方式支持肖家村龙泉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山村国忠农民专业合作社、麻沟村富民产业专业合作社等11个合作社,带动275户贫困户分别种植黄芪500亩、冬花130亩、当归100亩。当归每亩收入3000元以上,冬花每亩收入6000元以上,是玉米、油菜等传统作物收入的2至5倍,让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产业带动模式,建设集中养殖小区2座,为10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投放西门塔尔基础母牛2头,实施分户养殖。大规模的良种投入和恰当的产业模式选择,使公司8个帮扶村的肉牛存栏量由2017年末的760头猛增至现在的2356头,仅一年时间就增加了3倍,成为肉牛养殖专业村。公司帮扶的364户帮扶户有近三分之二成为肉牛养殖产业的受益者。
这种模式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国家、地方、农户、公司的帮扶资金,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股份,一头联结农户,一头联结企业和市场,解决了农业项目企业“统”不起来、政府“包”不下来、农户“办”不起来的问题,把千家万户小生产集合成统一有序的大生产,把合作社组织起来成为市场主体,并通过技术服务与市场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这种组团发展模式,通过村民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较好地处理了国家、地方、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多方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2018年5月3日,积石山县委在《工作通讯》上载文全面系统地介绍“金川麻沟模式”,在全县推广学习,并被成功复制到东乡县,得到省上领导的好评和主管部门的肯定。
“麻沟模式”因为开辟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备受中组部、国家扶贫办、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关注,得到了省委、市州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农民日报》、中国网、中央新闻采访团等媒体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2019年积石山县按照临夏州“粮改饲”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县推广饲草玉米种植。公司借势为8个帮扶村村集体注资,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协议,以每亩奖补400元的标准动员农户种植,村集体统一负责种子采购、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农户秋收后按每亩实际收入的10%上缴村集体,作为村集体收入。这样做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地方产业发展,扩种饲草玉米2400多亩,还调动了村集体、农户的积极性,结束了几十年来村集体收入空白的历史。
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为扶贫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受气候、自然灾害、瘟疫以及市场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存在客观的风险性,新兴的、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扶贫产业更是如此。如何规避风险、降低损失,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公司帮扶资金的“造血”功能,规避农业风险,公司在产业帮扶工作中继续沿用安全有效的“村级产业互助基金”,通过银行托管、合作社互助运行的方式解决群众在分户种养、养殖中存在的“资金难”问题。
2019年,公司把农业保险作为助力农民增收、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除了出资为合作社种植、养殖产业投保以外,广泛协调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和保险公司,落实各项农业保险政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保险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和参保率。到现在,农业保险基本实现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保险品种和范围也由过去的5种扩大到现在的14种,牛羊、粮油和中药材做到“应保尽保”,让农民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实践证明,产业培育和农民培训是开展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它不仅给贫困村群众赢得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和收入,还留下了脱贫的出路和发展的希望。作为国际化经营的资源型省属骨干企业,金川集团不仅要做工业强省的排头兵,也要做全省脱贫攻坚的排头兵。金川集团将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产业报国情怀、工业反哺农业的一项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纳入集团公司的总体工作部署中统筹安排,持之以恒地在产业培育和人才培训上下足“绣花”功夫,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举措,最大限度地将贫困村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为全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