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2019年03月18日 10:36 318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周铸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伟大事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科技工作者、地质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新时代更应该体现责任与担当。”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研究原生劣质地下水成因与分布规律。原生劣质地下水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全球性环境地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更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王焰新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王焰新在履职中十分注重从自身的专业特长出发,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在采访中,他针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担当的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培养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提出了建议。
地下水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要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王焰新表示,公众更关注的是空气、河流、土壤等随时“看得见”的污染情况,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非常重要。“作为水文地质工作者,我特别想呼吁大家关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因为如果地下水枯竭了、污染了,其治理的成本和难度比能‘看得见’的污染要大得多。”
生命起源于水,人类择水而居,水资源一直都是人类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水资源短缺国家。我国约1/5的总供水量、1/3的城市供水来源是地下水,在华北、西北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往往是主要的、甚至惟一的供水水源。
“一般来说,只有地下水开采量不超过其天然补给量,才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目前因为对地下水依存度高、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王焰新介绍说,“地下水的超采往往会引发地面沉降、河流干涸、湿地锐减、植被退化、海水入侵、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有数十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且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东部地区。因此,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维护水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王焰新认为,一方面,需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充分发挥“南水北调”等重大调水工程作用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布局城市发展,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降低城市地下水依存度;另一方面,要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提高超采地区地下水征收费用,采取各类措施引导广大民众树立节水意识,并积极推进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
“生态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地下水不仅仅是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焰新表示。
据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总体污染严重;污染源种类多样、污染物成分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
王焰新表示,鉴于地下水环境修复的难度,应将源头防控作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当务之急。而源头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国家“从长计议”、规划先行。他建议:一是在《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年~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优化地下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2035”,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尤其是重点统筹强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全国统一的地下水监测网和数据库;二是推动全国范围内地下水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全面、系统、深入地查明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三是建立完整意义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监控和违法惩处力度;四是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五是积极发挥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积极利用多种媒介普及地下水保护常识,增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对已有的污染也要抓紧治理。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材料装备和管理模式等研究的支持力度,是强基固本、切实提升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关键。”王焰新说。
“宜居地球”建设, 勇担职责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专业特色高校,一定要担负起时代之责。”王焰新表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付诸了各种行动,在新时代依然可以有新的更大作为。
“春节期间的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非常火爆,电影中关于地球命运、人类命运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地球现在面临的生态压力非常大,如果我们不把地球好好保护起来,后果不容乐观。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要考虑‘流浪’地球,还不如趁早建设‘宜居地球’。”王焰新说。
在他看来,建设“宜居地球”,需要很多领域共同协作、推进。对于高校来说,要从各个高校的办学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急国家之所急,充分调动人才、学科、科研的优势和潜力,并且加以有效整合。“自然资源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是有条件围绕‘宜居地球’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王焰新说。
王焰新透露,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在积极制定“宜居地球”建设计划,时间是从现在起到2030年。“如果这一计划制定科学,又接学校和时代的‘地气’,会推动‘双一流建设’和大学的整体实力提升。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断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
王焰新详细介绍了启动“宜居地球”建设计划的思路。他认为,要从三大方面构建“宜居地球”建设的学科生态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参与机制。
在学科生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认知地球系统(地球+)。高校要整合学科和人才,探索“一核”科学前沿,系统研究地球结构、组成、过程和演化,深入研究地球物质、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夯实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拓展自然资源科学理论支撑,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论体系。二是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资源+)。高校要突破“两深”(深地、深海)技术问题,整装布局能源资源领域新理论突破和新技术研发体系,形成自然资源调查、保护、利用的综合研发体系;突破深地、深海、极地探测、精准探测、能源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强化能源资源、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高端地学装备制造、遥感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材料化学等领域重点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拓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空间;强化地球科学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建设,打造“宜居地球”建设的技术基础。三是保护地球环境(环境+)。高校要探索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作用和规律,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宜居性发展所面临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人文社会学科综合复杂问题,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地质灾害防治、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测绘、土木水利、安全控制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学科,为美丽中国建设、“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支撑;强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群建设,系统构建“宜居地球”建设的理论基础。四是管控人-地关系(治理+)。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探索全球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等关键理论和技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融入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形成融合多学科的生命共同体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社科创新平台体系,构筑系统的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理论、技术、政策法规和智库决策体系;强化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建设,构建“宜居地球”建设的思想决策基础。
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方面,王焰新认为,要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机制,强化高校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方式,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围绕“宜居地球”目标和“宜居地球”战略定位,打造系列梯级平台,构建院-校-省-部-国家的平台生态系统;瞄准未来发展方向,系统布局面向2030年的若干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汇聚资源,聚集人力。
此外,王焰新表示,还要论证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高校以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为导向,搭建融合多学科思想、知识、方法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优化配置跨学科建设资源,创新跨学科组织建设模式,完善跨学科发展机制体制,进一步促进学科间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协同发展;优化科学研究发展与评价环境机制,高校要建立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采用中长期评价和同行评价方式,建立容错机制,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挑战未知;要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宜居地球”战略定位,实施优秀成果的培育计划和成果转化应用计划。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社会公众的参与性。”王焰新表示,构建“宜居地球”,不仅需要有关高校建立长期工作小组,持续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目标需求研究,为深入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提供全面信息和决策咨询,还需要统筹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建立对外合作数据库,努力为行业、地区发展推送毕业生、专家,努力将教师、管理人员个人资源转化为高校创新发展资源,加大宣传,积极引进、汇聚更多力量参与“宜居地球”建设,产出一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
重视自然教育,培养人才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王焰新提交了一份题为《加强自然教育和环保队伍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基础》的提案。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王焰新坦言,目前,我国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客体、以人为主体的自然教育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仍然处于空白阶段,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术研究和理论工作较为薄弱,缺少科学的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自然博物馆等教育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绝大多数高校生态教育和绿色校园的建设水平亟待提高,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还没有开设生态环境类必修课程或缺乏生态环境教育内容。
王焰新表示,开展自然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发达国家,自然教育已与高等教育和民间教育融合发展得相对成熟。“自然教育以知识传授、自然学习、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受教育者感知与世界、与自然环境、与下一代的关系,从而实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提升自我的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情感链接,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解决与自然环境相关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职能的不断扩増、环保督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生态环境类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人才,目前存在着现有人才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王焰新在提案中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启动编制并组织实施我国自然教育规划。规划应着眼于构建我国自然教育体系,对自然教育领域的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行业自然教育国家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自然教育平台建设等做出工作部署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稳定支持。
——修订并实施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类人才队伍建设十年规划。加大生态环境类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招硕引博”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骨干和后备力量;大力提升现有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员业务培训规划,加大培训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安排业务骨干出国学习交流;合理调配各业务部门干部队伍,在基层一线艰苦磨练中不断成长,使年轻干部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为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应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制度,从税收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大力提升生态环境类人才创新能力。引进、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并在国家级人才计划遴选中单列指标予以重点引导、支持;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环保企业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布局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开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科学前沿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产品研发,大力提升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肠梗阻”。
——加快推进自然教育和生态环境类人才供给侧改革。把自然教育内容纳入大学和中小学课程,构建系统化自然教育体系;引导、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社会需要,适当增加生态环境相关学科专业,并明显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复合型、创新型生态环境类高层次人才供给,并支持其相关学科、学位点建设。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