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程寒飞代表: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为人民
2019年03月14日 8:46 97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李璇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它是以水资源为前提,以水安全为基础,水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为手段,通过水经济、水文化来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实现水清岸绿、舒适宜居、人与自然的和谐。黑臭水体治理是水环境治理当前阶段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消除黑臭的几项理化指标也只能是阶段指标、过程指标,水环境治理的真正目标应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更美好。但黑臭水体治理的任务非常艰巨,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欠账多,管网错接混接现象普遍,污水实际收集处理率不高,工业企业偷排现象偶有发生,水体自净能力低下、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存在,其治理需要过程,更需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干,没有什么捷径可言。”身为水处理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与水打了近30年交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水环境治理的痴迷溢于言表。
立足专业领域和本职工作,程寒飞每年有大半年都在就水环境治理进行调研,足迹遍及安徽、江苏、山东、广东等多个省。每到一地,他就深入现场,徒步每条河流与所在区域,与周边老百姓认真交流,细致地做网格式调查、污染源溯源等繁琐工作。水环境治理效果关键是看雨后,所以下雨时的调研是最宝贵的机会,也是他与团队最忙碌的时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调研长三角河流生态情况时,程寒飞对来安县水生态印象深刻。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边陲,介于长江、淮河之间,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安徽明光市、滁州市,南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北界江苏省盱眙县。来安县城水系发达但连通、流动性差,其担负着城区及周边工农业用水、泄洪排涝等重要功能。来安县城现状排水体制除近几年新建区为分流制外,大多为雨污合流制,管网为明沟、暗渠与暗管相结合,断面与坡度小、淤积,渗漏、溢流情况较严重,甚至部分河流就是纳污渠,城内几条主要河流发黑发臭,垃圾淤堵,对此,群众反应强烈。在走访当地居民期间,来安县红桥社区居民潘杰龙说:“县里的河道及周边环境脏乱差,而且异味特别严重,我们老百姓都不愿意从河道边走。”看到百姓们因污染痛心疾首,程寒飞也被深深地触动了。
2016年,来安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上日程。两年多来,该市采用标本兼治,强补管网短板、将生态系统建设作为重点,通过系统治理,实现活水清流之城,提“颜值”增“民心”,城市生态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潘杰龙谈起来安县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大变样,河道变宽了,河水清澈透底,两边行人道和景观绿化都做起来了,是我们周末和傍晚散步的好去处。”“你看,二里河原来是这条又黑又臭1米多宽的小河,垃圾成堆,蚊蝇横飞。特别是一到雨季污水横流,淤泥堆积。如今,这里无人问津的商铺也是一房难求了。”
来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采用PPP的方式实施的全区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覆盖面积为56.08平方千米,涉及陈郢河(北大堤河)、老城河、党校河、杨庙干渠、二里河、三里河与五里河等7条河道,河道全长约20千米,沿河建设6座公园,还有污水管网30千米、两座排涝泵站、11座调蓄水闸、1座远程信息化控制中心。
项目采用城、河并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以“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有机融合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彻底解决来安水体黑臭、雨污混流入河、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浪费、水功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让水留于城、用于城,让河道“水清、面洁、岸绿、景美”“水在城中,城在绿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优势,实现城市水清岸绿、舒适宜居、和谐美好的愿景。
“全区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实现水生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合总体规划与地形特点,对水系进行系统规划,将水污染控制、水利调度、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起来,解决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收水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要切实帮助他们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清洁生产、过程回用等手段实现源头减污,同时梳理厂区排水管线、优化水处理工艺等达到废水达标、运行费用节省的目标,使得水环境治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水环境治理向源头,尤其是工业企业延伸服务的在业界还不多见,值得大力推广,环保问题不能‘切一刀’,更不能‘一刀切’。但工业废水尤其是化工类企业的废水处理复杂,生态毒理性大,下一步我将持续调研与关注设置事故应急池和废水‘零’排放企业的治污、排污及管理情况,保护水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作为长期工作于这一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更是义不容辞。”程寒飞说。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