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开展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取得好经验
2018年12月11日 8:36 8412次浏览 来源: 赣南日报 分类: 稀土
治理数载出成效
——赣州市开展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取得好经验
近年来,赣州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作为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工程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计治理面积90.84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治理19.1平方公里,今年1月至11月治理14.57平方公里。
——提高站位,高位推动。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工作是一块硬骨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李炳军多次率领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督办,并数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文明多次召开专题布置会和调度会,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好协调调度,督促措施落实,严格执行“定期调度制”,确保按期限、按要求完成任务。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并深入项目现场督查指导。我市成立了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矿管、环保、水保、林业、国土等单位为成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抓细抓实,全力以赴推动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工作。
——全面调查,摸清底数。由于开采历史久远,我市曾存在废弃稀土矿山位置不明、面积不准、责任不清的情况。为此,我市制定了调查核实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原则、依据、标准和范围,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先后3次对全域废弃稀土矿山进行了现场调查、逐点核实,形成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采矿权证内废弃稀土矿山(点)面积核查报告》和《赣州市废弃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据悉,我市共有废弃稀土矿山面积93.88平方公里,其中证内54.06平方公里,证外39.82平方公里。
——科学划分,明确责任。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市专门印发通知,按照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成立前后划分,把证内废弃稀土矿山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和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证外则明确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治理。同时,市政府与县级政府及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了治理责任。
——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我市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组织申报了一批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治理项目,累计获得国家补助资金8.5亿元;入围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获得中央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切块3.5亿元资金用于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市、县累计投入配套资金5亿多元。据统计,仅中央资金支持的10个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就治理了16.7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山。同时,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我市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治理。
——强化督促,加快进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现场进行专项督导,调度解决相关问题,对龙南、信丰、定南、寻乌等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工作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寻乌、龙南等县政府进行了点名批评。针对重点项目,市矿管局派出由局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的5个驻点督导组,进驻项目施工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切实加快进度。我市还实行了月通报制度,对责任不落实、治理进展慢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有效杜绝了怕、慢、假、庸、散等现象。
——建立机制,确保长效。我市成立了稀土开采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协调领导小组,在开展全市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水土流失现状、植被恢复现状、生态环境和水土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赣州市稀土开采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规划》,为系统解决稀土开采生态破坏问题提供了指导。同时,研究起草了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后期管护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上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资金,细化管护措施,有力保障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治理效果,促进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通过上述做法,我市探索出了“林(果)—草—渔(牧)”、“猪—沼—林(果)”、工业园等多种治理模式。在原来的废弃稀土矿区,信丰县发展了脐橙、杨梅生态果园,定南县建起了蔬菜基地,寻乌县建起了光伏发电场,寻乌、安远、大余、定南、龙南等县建起了工业园,开发工业建设用地10500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植被复绿和地形整治等工程,矿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4%提高到治理后的7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地质灾害隐患得以消除,昔日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的废弃稀土矿山蝶变成了产业基地、生态果园、山水绿洲,呈现出山清水秀、果实累累、厂房林立的崭新景象。矿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繁荣了地方经济。(张诗文杨淑明记者张庆云)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