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之幸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
2018年09月14日 15:5 347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领航新征程-十九大 作者: 刘宝山
不足200公里的路程,坐客车两天才能到达,真是不可思议,但在上世纪70—90年代间,真的是不足为奇。
1989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第一次坐车出门,由河南老家到山西省垣曲县的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工作,那年我21岁。
那天,早起6点就怀着激动的心情,高高兴兴的扛着被褥,拎着行李,三步并作两步到村口马路边等车。一直到9点多,才过来一辆客车,离老远我就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地仔细辨认着前挡风玻璃上的行驶标牌,由远及近,突然看清标牌上赫然写着郑州至济源,我兴奋的招手,但司机却淡然的将戴着白手套的左手轻轻摇摆两下,从我身边呼啸而过,绝尘而去,我失望的望着汽车远去的背影,猜测着可能是车已满员了。之后,一直等到10点没有见到去往济源方向的车,无奈之下,只有用短途多倒的方式前行,先坐焦作到温县,又从温县到沁阳,再由沁阳到济源。炎热夏天,扛着被褥等行李,汗流浃背的周转于三个车站间,每到一站都要排队买票,耐心候车,检票上车,进站出站,到了济源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70多公里的路程,5个多小时才到达。我顾不上饥肠辘辘,赶紧排队买票,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到窗口被告知,济源到垣曲一天只有两趟车,早上5点半一趟,下午1点半一趟,今天没车了,明天早上5点半的票已卖完,我只能选择明天下午下午1点半的票,晚上住在济源。
第二天发车前,我费力地爬上车顶,将铺盖塞进行李架的网兜里,再三确认是否绑好,又慌张的挤进车厢,过道里拥满了人,好不容易才挤到最后一排,对号入座。虽然靠后,但也算有了座位。与站票的人相比,幸福了许多。售票员费力地数着人头,也费力地数着钱。票、人、钱清点清楚后,非常吃力的,拖着被挤变了形的声音,向司机发出“指令”,开——车。
汽车开始启动,车厢急剧颤抖,摇摇摆摆,晃晃悠悠,排气管重重地放了两声炮,终于颤颤巍巍驶出车站。约半小时后,驶出县城,进入到王屋山区。两边群峰陡峭挺拔,山连山,山迭山,山套山,山峰插进云端。千姿百态的峭峰,有的雄伟,有的俏丽,有的粗犷,有的幽邃。路依着山势盘旋,有些路段,望头顶见天不见日,见光不见天,头上是悬崖,车下是深渊。突然一个颠簸,破坏了我欣赏美景的心情。由此,车轮换了一种叙述方式,颠簸成了主题。身体像农村打麦场上扬麦子,随风扬起的麦粒,一锹一锹,抛起又落下。整车人大呼小叫,只有驾驶员处变不惊,不时回过头来发几句牢骚:别叫啦!这破路、这破车!只要不散架,顺利到达垣曲县城就谢天谢地了!
八月的炽热阳光炙烤着王屋山的崇山峻岭,炙烤着行驶在砂石路面上的“老爷车”,炙烤着陌生的面孔、陌生的道路和陌生的远方。阳光像烧红的烙铁,伸进车内。由于没有空调,车内闷热和汗臭“狼狈为奸”,覆盖了触觉和嗅觉。炙热的空气四处流窜,恣意汪洋的汗水,呈燎原之势,流过面颊,流过脖颈,流过后背,湿遍全身。有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喊,有老人粗重地咳嗽。车子仿佛行进在战争片里,到处都是被炮弹炸出的坑,轮胎在坑洼的路面上跳跃和颤动,炎热难耐的旅客纷纷打开窗户,车外尘土飞扬,车内灰尘弥漫。昨天出发时涌出的那点美好,先是颠得支离破碎,而后熏得四散溃逃。
到了4点多,汽车到达河南与山西交界,迎面驶来一辆客车,经两车司机协商,“倒卖”旅客“事件”上演。两车交换旅客后各自掉头返回。期间,旅客有的因换车后座位变化怨声载道,有的因车上车下再倒一次行李愤愤不平,有的要举报司机“倒卖”旅客行为,有的嘟嘟囔囔、唉声叹气。但事已至此,大势所趋,不能多想,不容选择,只能“遵照执行”,“换防”后的客车在旅客们的声讨声中缓缓启动前行。
车内稍微平静后没过多久,突然熄火停车,又一次引起车内的躁动。原来因为河上没有桥,汽车在趟水过河时熄火,司机拿着摇把站在河水中发动车,摇得满头大汗,车子毫无反应。无奈,又招呼几个乘车的青壮男子,轮番上阵。半个小时后,在劳动者大汗淋漓中,车子终于突突冒烟,艰难启动。发动机声音滞重而混杂,像哮喘的重症患者。怕再熄火,司机不敢轻易下车,不停按喇叭,尖锐的声响,把人们一个一个叫上车,然后紧轰几脚油门,车子吱吱呀呀上路,又开始艰难前行。
中暑和昏睡共同涵养着“奄奄一息”这个成语,在忍耐力即将耗尽的时刻,终于到达了垣曲车站,车站是一排平房,门口上方的拱形造型上“垣曲县汽车站”六个字偏旁部首已经残缺不全,远远望去,面目全非的站名们像无精打采地咧着大嘴,打着哈欠。所有旅客都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终于到了。下车后,旅客身上全是灰尘,脸上汗水灰尘交织,个个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狼狈不堪,那一刻,我真想找个地方,洗把脸,换身衣服,“重塑”我的“帅哥”形象。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7个多小时,115公里的行程,我和车上的多数旅客都在反复做两件事:擦汗和为下一次擦汗做行动准备;颠簸和为下一次颠簸做心理准备。之后几年里,每次回家往返,一路都临摹着相似的细节。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着,也是忠实的见证者。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炎热的夏末,还是垣曲县的车站,却早已异地搬迁、气象万千。候车室宽大明亮,候车椅柔软舒适。LED大屏幕清晰地标注着地名和站点。广播员声音柔美圆润,奔驰大巴鱼贯而入。周边县市乡镇班车穿梭不停。走进车内,座位干净整洁、松软宽敞;空气通透凉爽、芳香弥漫。即使车子在飞驰,也像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宽阔的高速路,笔直朝天。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集团公司跨越发展方兴未艾的40年。我们全家走向幸福生活的历程,也是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缩影。如今我有了车,买了房,去年自驾车回老家,一路经长济高速,转二广高速,上连霍高速,下郑焦晋高速,两个小时就到家了。驾车一路,感受到是车子的速度,也是日子的速度,更是国家和集团公司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网……,都在飞速发展。
大西高铁的开通,缝制了最新版的秦晋之好。让山西变小了也变大了,变小的是空间与距离,变大的是视野与气魄。
2012年12月26日,全程2294公里,全球营业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开通后,旅客8小时可以体验四季变换。
一线穿秦岭,半日川陕还。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后,幸福的中国人,可以享受着熊猫握手兵马俑,美景美食两不误的美感。
高速公路全国联网,水上运输,百轲争流,火车驶过“天路”,开进了雪域高原拉萨,民航、高铁动车把城市和人心大大拉近……
这些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不要说想,就是做梦也做不出来。
中国人对一条路的幸福感,来自于它的快捷和顺达。同样是一条路,生活所带来的变化,甚至比我们的想象还要迅速。
支撑着每一条路变迁的,引领着生活向好的,其实是我们所坚持的那条道路,那条被中国人认可又被外国人惊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之幸,是百姓之福,是国家之本。它连通着亿万个家庭,也连通着幸福的归宿。
责任编辑:定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