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一片“丹”心在豫光

2018年08月07日 9:56 55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1963年初,负责供销的苗绵清从山东一带的沿海城市转一圈儿回来,头都愁大了。经济不景气,省里下了通知,只让保留铅矿生产。厂里多方努力,才把铅冶炼的生产也保留下来。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濒临倒闭。

没有办法,苗绵清远到海南岛把铅块销给渔民,可是这点销路只是杯水车薪。

这个情况在职工大会上一说,大家的情绪像开水爆了锅一样,哪个人也不愿让厂子倒闭,可大家总得有口饭吃呀。

有个职工提议说,河南市场没有企业炼红丹,结合厂里生产实际,炼制红丹的工艺水平能够消化吸收,投入也不高,虽然利润并不大,但国家正在大兴土木桥梁建设,红丹做防锈漆,一定好卖,红丹粉的市场销路很有前景。这个想法刚在会上一提,老书记王永秀就第一个支持。

经过慎重思考,厂领导最终拍板,选择上马红丹生产线。炒红丹的第一步得先把铅块磨成粉,可厂里连台像样的球磨机都没有。“勋掌铅矿的废料库里不是还有一台报废的机器吗?要不就拉回来用。”有位职工提议。曾经在铅矿开过球磨机的机修工杨廷贵,也随着这台大机器一起来到了厂里。

把这大家伙拉出来一看,大伙又头疼起来。为啥?就一个外壳能用呗!原来球磨机的内衬都是生铁,可以满足铅矿使用,但做红丹,要求铅粉磨碎的细腻度更高,生铁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起码得换成5毫米厚的钢板。杨廷贵和他的工友杨建云、李善政只好用锤子和剁斧,手工把钢板一块块地切割下来,再卷成圆筒。

那段时间,他们也记不清自己抡出了多少大锤,只是“铛铛铛”的大锤声,很多年后还会在杨廷贵的耳边回响,而“杨大锤”的这个名号一叫就是50多年。

历时1个多月,“手工”打制的球磨机才算是正式投入使用。而负责炒制红丹的工人,早早就架好了一口大锅,等待着打磨好的第一批铅粉入锅。

当时,厂里没有设备、工艺炼铅,只得通过多种渠道,采购全国各大厂矿不用的废旧高压电缆,剥掉表面纯度达99.99%的铅皮外壳,作为生产原料入炉炼制,再卖掉里面的铜和锌补贴生计。它的工艺流程现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把铅皮丢入耐火材料制成的坩埚中,倒出马蹄铅,然后统一入锭模,铸成一块块氧化铅锭。氧化铅锭进入球磨机磨成粉,放在铁锅中加热,同时加入氧化剂进行高温氧化,成为四氧化三铅,呈现出红色。而加热则能加速铅的氧化速度,每半个小时打开锅盖,查看一下铅粉的成色。一锅的颜色不行,就再来一锅。再来一锅还是不行,就还接着干,直到炒出一锅色泽鲜红的红丹。可以说,它是氧化铅的产品延伸,提高了产品档次。

1964年初,红丹的炒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可产品的质量却一直提不上去。厂里托关系找到了上海的一家工厂,派了两名工人前去学习经验。到了人家那儿才知道,原来人家的炒制工艺早都发生了新的改变,用蒙化炉替代了原来的大炒锅。

几个月后,他们带着技术匆匆赶回。在翟旺升的主持下,立刻着手对铁锅进行改造。要改变工艺装备就得投入资金,可资金从哪里筹?厂里划拉了一遍账面上的资金,发现只有1960年节余的2万元奖励基金能用。征得上级同意后,工人们把炒制红丹的大锅做了改进。在大家的努力下,建成了厂里唯一一个占地面积不足两平方米、高不足两米、耐火砖砌成、泥土浆出的土炉子,即红丹反射炉,把原来的黑粉焙烧由火燃工艺改为水溶。

这次小小的设备投入取得很大收益,铅粉的氧化时间减少了一半,由原来的48小时变成24小时,红丹粉品位也大大提高。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到1964年底,生产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也逐渐纯熟,炒制出来的红丹,达到了一、二级品的标准,品位完全符合国家和客户要求,产品畅销北京、山西、武汉等各大油漆厂。厂里还专门培养一批销售人员做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市场反响良好,企业终于渡过危机。

炒制红丹虽然只持续了五六年的光景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老工人易志国回忆说:“红丹是我们企业当时的支撑产品。可以说,没有红丹,就没有企业的今天。”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