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新平台

2018稀土科技成果推介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2018年07月27日 8:29 133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QQ图片20180727082830

本报讯(记者周大伟)  7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的2018稀土科技成果推介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会上,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春龙在致辞中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稀土学会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他们展现才华提供平台;努力当好党和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参谋助手,组织稀土界专家学者编写各类咨询报告和项目建议;努力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项目评审,并与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评审,在总结和推荐稀土科技成果,发现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得到各界好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烧结钕铁硼占据了95%以上的稀土永磁市场,且其产量逐年增加,预计2018年产量可达16万吨。他同时指出,近年电机类磁应用比例显著增加,除工业电机外,电动汽车和风能都是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增长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卫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在高端应用及环保领域同样也面临着挑战。她指出,稀土矿物多金属共生、品位低、冶炼分离难,目前国内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仍然面临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三废排放超标等方面挑战。“目前稀土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包头矿回收率只有10%左右、离子矿回收率则在50%~70%。同时,稀土伴生资源、二次资源、化工物料循环利用率较低,稀土产品档次价值偏低难以满足高端应用要求。”她进一步指出。

据会议主办方介绍,本次会议致力于促进我国稀土学科、科技、产业发展,加快稀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高水平的稀土领域学术、成果、人才交流,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机会,邀请了稀土领域内知名专家做大会报告,组织开展了稀土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分专业进行了专题报告交流,为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和奖状,举办了仪器设备展览。本次会议全面展示、讨论了中国稀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为稀土科技成果推广及技术需求搭建了交流平台。

会议分为大会报告、科技成果展示、分会场交流、墙报交流四个板块。大会报告分别为: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新材料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李卫院士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及应用”、中国工程院黄小卫院士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绿色发展状况”,中国科学院魏悦广院士的“先进热障涂层体系的强韧及失效机制表征”。会议共设立了5个分会场进行交流,各分会场主题依次为:稀土资源开发与政策研究、稀土磁性材料与应用、功能新材料、稀土晶体与发光材料、热防护材料。在分会场交流板块中,与会代表选择关注的领域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对稀土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会议还设立了科技成果展示板块,包括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16家单位,展出了涉及稀土采选冶及材料应用、分析测试设备、环保设备等,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由中国稀土学会设立的“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颁奖仪式。经中国稀土学会会前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廖春生、彭新林、曹鸿璋、孙晓琦、祝文才5人荣获2018年度“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积极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沟通与联系,为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学术与应用交流的机会和成果展示的平台,促进了稀土科学技术学科发展,促进了稀土工程技术人才的发现和成长,为稀土产业的科技进步及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协及稀土行业研究院所、企业等相关机构400多位代表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主持大会开幕式。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