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老鳖灯

2018年07月26日 8:55 76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196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没有星星,没有月光,天和地连成了一口硕大无比的黑色铁锅。一个代表民族精神的传说、闻名于世的王屋山被装到了锅底。从山口刮进来的瑟瑟寒风,犹如黄河的巨澜,冲刷着、蹂躏着满山的野草,把树木摇晃得站不稳脚。

在南太行山麓,济源综合冶炼厂铅矿的职工们上班了。每班14个人,他们要踩着自制的木梯,通过矿洞到达工作面。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开辟新的通道要费很大的劲,他们行走的巷道还是清朝时期开凿的。虽然里面听不到风的怒号,但它黢黑、阴暗、潮湿、逼仄,仅容一个人侧身通过,越走地势越低。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他们却下定决心,硬是要在这原始的环境下挖掘出宝藏——铅矿石。

当时,用得上电灯的地方很少,王宗富和同志们戴着柳条编织的安全帽,帽子的前沿上别着老鳖灯。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形状扁扁的、圆圆的,看上去像个老鳖。它肚子里装的油是由豆油和劣质机油混合而成的,鳖嘴里含着根灯芯。这种灯点燃后,冒出一股股浓烟,人戴着它作业,即便之后一个月不再上班,鼻孔和咽喉里的烟末也排不出去,连吐出的唾沫都是黑乎乎的。在往外背矿时,大家要把灯放到巷道里或推矿石的小车上。

到达采矿区后,排长安排王宗富和另外几个人去打炮眼。没有风钻,他们把帽子上的油灯取下来放到地上,然后一人把钢钎放到选定的位置上,双手扶好,另一人挥舞着大锤,用力敲打。起初,王宗富负责打锤。这是一件非常吃力的活计,顶多打上二十下,人就会累得双臂酸困,汗流浃背,干一轮就得轮换一次。王宗富的个头中等偏下,体格也并不强壮,但他干起活来,有那么股子拼劲。打上一会儿,他就停下小憩,接着再打,直到实在不行了,才和人换手。否则,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会因操作失误而砸到别人的手上。

费了半天的劲,炮眼总算打完。排长指挥大家装填炸药和雷管、封口,多余人员撤到安全距离,由点炮手引爆炸药。“轰隆——轰隆”,随着一声声能撕裂耳膜的巨响,矿石在浓烟中“哗哗”坠落。排长据响声判断,有一眼炮没有爆炸,硝烟散去,就要去察看原因。王宗富站出来说:“你是负责全班工作的,我去!”转身就进入了工作面。他找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哑炮不在自己所打的位置。他刚要动手,就觉得不妙,赶忙后退,还是被爆炸的气浪冲出。他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王宗富的双眼瞎了,经医生检查已没有治愈的可能。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那时起,就彻底告别了矿洞,告别了老鳖灯的光亮。他曾难过得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时间一长,他终于用理智和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痛苦,老鳖灯的火苗又在他的心中熊熊燃起。不能再下井,他就负责分拣焦炭,坚持多年,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当时,在全厂干部、职工中掀起学习王宗富的热潮。他却把这些看得很淡:“我干的都是自己的分内活,有啥学头?”

这些可敬的豫光先辈,伴随着早已淡出时代年轮、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老鳖灯,成为豫光创业时期的历史见证,成为豫光发展的精神象征,在一代代豫光人中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