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收购硫酸厂
2018年07月23日 8:45 559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都艳梅
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很大程度约束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国家投资的,工资是国家规定的,土地是国家所有的,想征用土地,省级只有5亩的权利,县级才1亩。这对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急待扩张的黄金冶炼厂来说,是个硬性的绊脚石。
那时候,黄金冶炼厂的生产基地集中在西关村,铅冶炼还是小作坊,用的是最原始的工艺,谈不上生产规模,更不具备竞争实力。这让有思路、有目标、想要进一步技术更新、扩大生产的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铅冶炼系统扩建的想法在他们心里不断发酵、膨胀,呼之欲出。
可是,西关现有的场地已经没有扩建的可能,土地征用难于上青天,怎么办?
据老工人杨才明介绍说,当时企业急需用地,济源县委也有意要把亏损的硫酸厂“推”出去,厂里知道了这一信息,便努力争取到了硫酸厂的划归。这也成为企业生死关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的济源县硫酸厂位于克井镇柿槟村西部,占地60亩,被当时的工人称为“北大荒”。里面除了生产用地外,还有大片的荒地,时不时还有野兔出没,无聊的时候开片荒地还可以种点庄稼。硫酸厂当时主要生产工业用硫酸,生产规模1万吨/年。1986年被接管前刚上了一条农用肥普钙(过磷酸钙)生产线。
1985年,硫酸厂全年停产4个月。1986年上了普钙生产线,旨在利用自己生产的硫酸制肥料。可生产出来后,当时的老百姓对新肥料完全接受不了,加上经济条件达不到,生产的肥料只是“肥”了自家仓库,企业陷入困境。
1986年8月5日,经县经委研究,决定将硫酸厂划归济源黄金冶炼厂,用于粗铅冶炼系统扩建搬迁,扩大电解铅、黄金、白银生产能力,尽快实现把济源县建成万两黄金县的目标,并利用企业制酸系统回收冶炼烟气制酸,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电解铅和硫酸生产的综合效益。
这个文件对于当时的黄金冶炼厂来说,比“雪中送炭”还要来得及时、来得重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接到文件的杨安国等人欣喜若狂,第二天早上9点,他们便前往硫酸厂进行接管。现场“三厂四方”即硫酸厂、黄金冶炼厂、化肥厂加上工业局,一起见证了接管的过程。当时接手的有固定资产163.7万元,职工271人。
1986年,济源工业企业形势好的单位除了黄金冶炼厂,也就蟒河机械厂、耐火厂等几家,硫酸厂能够被黄金冶炼厂兼并,硫酸厂的工人们拍手叫好。
顺应时代的选择,往往是最好的选择。之后,似乎是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被黄金冶炼厂收购后,硫酸厂生产的普钙由过去的无人问津变得供不应求,并大量销往山西、孟州等地。
而当时的黄金冶炼厂,省去了征地的烦恼,搬走了挡住企业规模发展的“绊脚石”,在接管硫酸厂的当年就大刀阔斧开始了粗铅冶炼一期扩建。紧接着二期、三期、四期,豫光的铅冶炼在这块土地上蒸蒸日上,接连创造奇迹。
硫酸厂一直持续经营到1991年,由于生产的硫酸和过磷酸钙所需原料涨价,用户和销售单位拖欠款项严重,导致企业连续两年亏损上百万元。1991年7月25日,企业就两种产品停产专门请示市工业局,经同意后,撤销硫酸厂,所有职工分流到当时的精炼厂、蓄电池厂和矿灯厂。如今,在基层问起,好多职工会说:我是从老硫酸厂过来的!
收购济源县硫酸厂,开创了济源同级企业兼并的先例,不仅是一次思维超前的战略决策,更为企业冶炼系统向外扩张延伸及规模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