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世界铝加工业和谐共赢发展 2018年中国国际铝加工论坛召开
2018年07月11日 10:11 101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郭沛宇 于璐
7月10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中国国际铝加工论坛在上海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刘丹阳,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祥民,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罗恩·耐普,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岚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协会副会长、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春明等出席论坛。文献军主持开幕式。
陈全训在致辞中指出,铝加工产业是中国铝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球铝加工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中国铝加工产业资产规模达到8136亿元,占铝工业资产规模的49%,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铝工业的61%和57%。铝加工材产量和消费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他强调,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铝加工产业的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狠抓“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苦练内功,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二是坚持节能减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清洁生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得到提升。三是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上下游结合更加紧密。四是坚持扩大铝的应用不动摇,在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公共基础设施、民间应用等多个领域,拓展铝的应用“蓝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不仅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普遍认同,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陈全训同时指出,在中国铝加工产业不断自我革新、完善、转型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面对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国铝加工产业都将伴随中国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迎接各种考验,自强不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也愿意为促进世界铝加工产业和谐共赢发展做出新努力。
刘丹阳在讲话中提出了对当前贸易摩擦形势及铝加工业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强国际贸易风险的认知,要了解风险的必然性,积极应对;二是大力推动国内市场铝的应用,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三是企业要下大功夫,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及产品升级。
刘祥民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铝集团带头拓展铝、铜应用,加快从原料到材料、从材料到部件、从部件到产品的转变,一批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提升了优质增量供给。同时,他提出了对铝行业未来发展的期望,即高扬绿色发展的本义、抓住科学创新的灵魂、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用智能化保障发展质量。他还表示,中铝集团将在协会的带领下,与国内外铝加工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打造中国铝加工命运共同体。
罗恩·耐普就近期复杂的国际铝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美国政府在2018年上半年作出的政治决策给铝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并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球铝产业结构。他指出,经济和贸易壁垒,如同政治围栏,其负面影响带来的破坏力,将抑制发展和进步。他还表示,中国近年来依靠创新动力,不断开发市场新机遇,实现了非常好的市场开拓,因此,国内外应继续促进行业发展,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扩大铝的应用。
张岚表示,励展博览集团作为铝工业展主办方,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始终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她介绍说,本届铝工业展首次同期推出了“亚洲汽车轻量化展览会”。“亚洲汽车轻量化展览会”将在铝工业展所展示的铝材及相关加工工艺基础上,融入镁、稀土、高强钢、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轻量化材料以及相关加工工艺,同时,展会同期还将举办“轻量化创新成果展示区”及“亚洲汽车轻量化高峰论坛”,将以集展览和论坛于一体的形式全面解析轻量化在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
本次论坛紧跟当前热点,内容重点涉及铝产业运行、消费趋势、市场走势、新应用推广、国际贸易、铝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并且与励展集团的“国际铝工业展览会”同期进行,活动内容丰富饱满,为国内外铝加工行业搭建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论坛同期举行了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国内外铝加工业的10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航空航天铝应用、新能源汽车用铝、铝全生命周期的消耗及排放、交通用铝、铝合金模板发展趋势等方面在论坛进行了分享与交流。200余位铝加工及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