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第一座职工食堂
2018年07月09日 8:40 53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崔伟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搜寻曾经的片段,还原昔日的景象,为老一辈豫光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叹不已!
1957年建厂初期,在姑嫂山铅矿,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房无一间,夜宿勋掌村,住的地方基本都是借宿和租赁。后来,工人逐渐增加,到1957年底,由原来的2名干部增加到6名干部,工人增加到40名,建房13间,生产条件有了改善。
1957年11月,为了解决工人的吃饭问题,企业用石头、泥土、小瓦等原材料建造了职工伙房,占地140平方米。据铅矿原司务长、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杨型高老人回忆,当初没有运输工具,所有原材料都是企业运到勋掌村后,由工人肩挑背扛弄上去的。勋掌村离姑嫂山铅矿有2.5公里的路程,但工人们毫无怨言,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3间伙房终于建成,铅矿有了第一座职工食堂。
杨型高任司务长之前,曾有5任司务长。当时还属于吃大锅饭的年代,由于缺乏经验,前5任司务长都没有干多长时间。关键时刻,企业将重担压在了杨型高的肩上。杨型高当时任班长和工会主席,主抓工人生活,生性耿直、倔强的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没有搞不好那一说。”
1961年,杨型高开始担任司务长。他嘴上是那样说,心里也犯嘀咕,于是开始悄悄观察。观察了几天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在当时吃大锅饭的年代,农村生活条件差,国家对工人有供应,一些工人舍不得吃馍,面条喝了几大碗,却把馍偷偷留下来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必须改革,实行粮票。”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一开始,他把握不住,担心工人会把粮票偷偷攒起来,每5天一发,随后每10天一发,到了1962年后半年,农村开始有了自留地,大锅饭解散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便改成了一月一发。
由于伙房条件有限,担任司务长的杨型高一直住在山神庙里。白天没有时间整理粮票、菜票,他全是在晚上点着煤油灯,加班到夜里12点整理出来的,有5元一沓的、10元一沓的,方便工人购买。谈起当时的条件,杨型高一口一个“苦”字。做饭没有水不行,每天派4名工人跑到勋掌村担水,一来一回有5里路;国家供应有粗粮、有细粮,光吃细粮不行,把红薯面、玉米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花卷;买个盐得跑到勋掌村,买个调料、酱油、醋、油、面还得跑到克井公社;没有工具,借用附近中樊村生产队的木头车运到沟东(伙房在沟的另一侧),再用箩头(济源方言,一种挑担运东西的工具)担回;买菜更是要跑到县城,企业没有运输工具,租赁运费又高,杨型高硬是把菜从县城挑到矿上,足足有40多里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那一代人用腿当交通工具、用肩当装载工具,所受的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当时,工人每人每月有半斤豆腐的福利,国家供应黄豆,让西关豆腐厂代加工,杨型高每次总是担上七八十斤豆腐,花3个小时的时间,从西关豆腐厂担到矿上。工人每人每月半斤肉,供应量太少,为了改善生活,他从思礼竹园沟买回母猪,盖个猪圈,自己养猪,下崽后,养到200来斤,杀猪吃肉。后来猪多了,便开始散养。那时候粮食紧张,他组织工人到山上挖野菜充饥。由于不好消化,许多工人对野菜都难以下咽,每到开饭铃声一响,散养的猪就会从山上跑下来,借机寻菜吃。
在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一天8角钱,一个月24元,每月扣生活费7元,和现在的生活相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
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食堂也陆续多了起来,并且一座比一座建造得美观大气,但第一座职工食堂在老一代豫光人心中留下的却是难以磨灭的印记。
第一座职工食堂,连同那个年代的故事,和豫光艰苦奋斗的作风一起传承下来,成为豫光发展史上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