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勋掌铅矿的传说
2018年06月25日 10:5 159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苗世清
勋掌村位于克井镇,东临蟒河,西靠小北顶,南有姑嫂山,北依太行山。据《资治通鉴》记载,勋掌殷称国,周作邑,秦汉置亭,北齐筑城,唐宋元明清设镇。《水经》和《水经注》有“湨水出原山勋掌谷”的记载。据《覃怀志》记载,“勋掌城在济源西北25里,东魏高欢筑,以御西魏。”后东魏高欢之子高洋篡权,建立北齐,北齐大将斛律光为抵御北周侵犯,公元563年率2万步骑继续在此筑建勋掌城。勋掌村原人口超过1万人,为济源第一大村。20世纪末,勋掌村分为双峰、后沟河、金水、古泉和勋新5个行政村。
1956年,济源县委成立工业部,组织18名地质工作人员进行矿产资源勘察,基本掌握了济源境内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957年4月,河南省计委批准建立济源综合冶炼厂,组织职工进驻勋掌铅矿采探矿,豫光由此起步。对勋掌铅矿,每一个豫光人都怀有特殊的感情。而关于勋掌铅矿,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被当地人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姑嫂山的由来
姑嫂山位于济源市区西北部20余里,勋掌村南2.5公里处。勋掌村多年来一直口口相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突兀双峰插斗牛,相传姑嫂结冤仇。嫂嫂扭东我扭西,千秋万代不回首。”
相传,在很早以前,勋掌村有一户五口人家,父亲、母亲、儿子、儿媳和小姑子。小姑子深得父母宠爱,但性格固执,总是得理不饶人。嫂子忠厚老实,敬老爱幼,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花织布,家里家外,样样都行,但性格也很倔强。
小姑子长大成人后,还是和小时候一样任性撒娇,不愿意干家务活。久而久之,嫂子对小姑子就有了看法,时常在公婆面前抱怨几句。有一天晚上,嫂子又向婆婆抱怨道:“小姑子大了就要学纺花织布、做家务,不然将来咋出门嫁人?”小姑子不服气地说:“我看你纺线也不一定比我快!”姑嫂俩谁也不服气谁,就较上了劲儿。她们让母亲给每个人称了1斤棉花,比赛纺线。只见小姑子摇着纺车,木锭像飞一样地转,一根细线不停地往上缠,线球越来越大。不大一会,一个线球就纺成了。又过了一会儿,1斤棉花纺完了,线球放了满满一筐。母亲看得直发愣:“这闺女没有纺过几回花,咋能纺得这么快?再说,1斤棉花也纺不了这么多的线呀?”
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嫂子。嫂子听后,停下纺车,来到了小姑子的房间,看见地上真的放着满满一筐线球,1斤棉花已纺完,小姑子在床上睡得正香。嫂子认为其中有猫腻,不服气地说:“怎么可能?难道会有神仙给你帮忙?”小姑子看嫂子不愿认输,就跟嫂子闹腾起来。倔强的姑嫂俩谁也不肯服输,一边吵架,一边生闷气,最后坐在自己的线筐上都给气死了。两人死后,羽化成仙,各自化成了一座山峰,毗邻而居,一个山头朝东,一个山头朝西,即使化成山也互不相让。当地人把这两个山头称作“姑嫂山”。
一天深夜,一苗姓练武人在山脚下练功。忽然,他隐隐约约听到山里有人在说话。仔细听,原来是一个女孩子在说:“嫂嫂扭东我扭西,姑嫂二人坐银盆。”他惊喜万分,认为一定是神仙在指点他。第二天,他就喊上几个人,一起在姑嫂山劈山挖洞,竟然挖出不少品质极高的银沙。人们都说声音是小姑子自言自语说的话,而银沙是姑嫂俩纺的线布球变成的。
据当地人讲,姑嫂山上铅矿开采,明清时能日出斗金。清朝初期发生了塌方事故,洞口被长期封闭。解放后,济源综合冶炼厂在老洞附近又重开新洞,这就是勋掌铅矿,当地人至今仍习惯称之为“老洞”,豫光择此福地,才有了后来的蓬勃发展。
“白老鼠”
据史料记载,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就有人在姑嫂山一带开山挖矿,提取铅和银,先后留下两个坑洞,人称东老洞、西老洞。公元1848年(道光二十七年),勋掌人苗清新为首组织开采东老洞,曾一度形成开矿热潮,并延续至公元1877年(光绪三年),后来因为遭遇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各自逃命而停工。
清道光年间,勋掌人苗奀奀组织老百姓,到勋掌西老洞挖矿。他们按照居住范围分片成社,勋掌村分为六社,北社村自成一社,依先后次序分期轮流进洞挖矿,就地提取铅、银,来去自愿,谁劳谁得。由于村民众多,滥挖乱采,缺少安全设施和措施,不幸发生了矿井坍塌事故,进洞的73名村民中被压死72人,只有苗奀奀一人逃生,从那时起,西老洞就关闭了。
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铅矿矿井坍塌的神奇传说。当地有个姓白的矿工,有一天,他和其他矿工们一起正在山洞里挖矿。忽然有一只白色的老鼠围着他叽叽叫个不停,还不停撕咬他的裤角。姓白的矿工被其他矿工嘲笑,就有点生气,开始追打老鼠。说来也奇怪,老鼠见他追得快,就跑得也快;见他追得慢,就跑得也慢。姓白的矿工追着追着,不知不觉就追到了矿洞外。就在这个时候,山洞塌了。而那天进洞采矿的矿工,除了白姓矿工,全部被深埋在山腹下面。
据当地老人们讲,姓白的矿工是根独苗,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上有老,下有小,而且是个大孝子,对村里的老老少少都非常好。那只白色的老鼠是土地神变的,他知道那天要发生地震,特意将姓白的矿工引出了矿洞。自那以后,每一个勋掌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好人必有好报!这深深影响着豫光人和豫光文化。
会“跑”的矿脉
在勋掌,铅矿开采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地人对铅矿非常有感情,把铅矿亲切地称为“老洞”。公元1923年(民国十一年),勋掌人苗树珍出面组织队伍采矿,同劳动者建立了劳资关系。劳动者按照计量获取资方所付工资,采集的矿石全部归资方所有,运往异地销售。而后因劳资纠纷停工,前后仅历时数月。
据说,东北人挖人参时都要在人参上绑红线,否则人参娃娃就会跑掉。而在勋掌,当地人也流传着铅矿矿脉有灵性、会游走的传说。
矿脉是在岩石的板状或席状缝隙中由热的水溶液沉积的矿物块体。矿脉可长达几千米,厚度从不足1毫米到几米,顺着矿脉掘进,可以找到主矿。勋掌铅矿属于鸡窝矿,发现矿脉后,顺着矿脉往山里挖,就会发现纯度很高的一大窝鸡窝矿。
清朝时期,勋掌有一个农民,在姑嫂山坡上种了一块谷子。有一年,风调雨顺,谷子长势很好。一天,他去谷子地里给谷子除草,一锄头下去,竟然发现一条很粗的铅矿矿脉,让他欣喜不已。可是,要开挖矿脉,就会毁掉自己辛辛苦苦种植一季、即将收获的谷子。犹豫半天,他做出一个决定:先在矿脉上压一块大石头,做个标识,等到谷子收获了,再来开挖矿脉。
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谷子收获了,他翻开石头,却再也找不到那条矿脉。后来,他找人把整个谷地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矿脉,让他后悔不迭。后来村里的老人告诉他,矿脉是有灵性的,是活的,被他发现后,悄悄跑掉了。这就是他为什么找不到矿脉的原因。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