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矿业蓄势待发
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发展、海外投资成年度热词
2018年01月16日 10:43 265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杨净茹 罗娜/文 李润泉/漫画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步伐逐渐稳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上调0.1个百分点,即2017年增速为3.6%,2018年增速为3.7%,同时也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有利格局,发展动能正有序转换。
2017年以来,我国矿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走势相吻合,矿业市场行情稳中向好,矿业行业继续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时期。各种矿产品价格指数整体震荡上扬,行业效益显著改善,矿业活动相对趋于活跃,市场企稳回升的势头初步形成。采矿业利润上涨并没有完全激发市场投资信心释放,矿业市场投资动力虽然总体依然不足,但是有色金属矿产投资有恢复增长的迹象。2017年1~8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649亿元,同比减少7%。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750亿元,同比减少20.4%。民间办矿意愿依然不强。2017年1~8月,民间采矿业投资3130亿元,同比减少14.2%,环比减少13.7%。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583亿元,同比减少13.7%。2017年8月,民间采矿业投资441亿元,环比减少13.7%,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为83亿元,环比增加9.2%。
以“三降一去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与此相适应,中国矿业行业指数以温和上升为主基调,总体走势向上,但是上升幅度不大。2017年,我国矿业处于结构调整阶段的稳中向好的平台发展期,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发展、海外投资等关键词,成为矿业发展的热点,吸引了众多矿业从业者的目光,将对我国矿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绿色矿山建设驶入快车道
自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指导意见》后,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在2017年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意见》还明确了有色、黄金等7个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1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绿色矿山建设从概念发展到理念、再到达成共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土资源部已公布4批次、661个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地域涵盖全国29个省(区、市)。这些试点单位基本构建起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企业所处地域特点的绿色矿山建设模式,为全国矿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示范。
绿色矿山建设是“点”,实施主体是矿业企业;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是“面”,实施主体是地方政府。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主体,矿企如何在生态保护和开发中寻找到一个共赢的平衡点,这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
矿企的生产活动具有特殊性,会在不同程度上扰动原有生态平衡。矿业绿色发展是一种遵循自然资源价值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理念,是一种“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绿色矿山建设要上升到发展方式的绿色化,用制度创新优化矿产资源配置,用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
那么,如何又好又快又平稳地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呢?
第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模式。矿企要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和最适合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针对不同的矿体赋存条件,采用合理先进的采矿方法。优化采场结构、凿岩、爆破等参数,使矿石损失和贫化降低,提高开采回采率(不得低于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指标)、减少地面塌陷,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要求不得采用限制和淘汰技术工艺和设备。
因矿制宜,采用高效的选冶方法。优化选矿工艺,改善碎磨流程,合理使用浮选药剂,提高选矿回收率(不得低于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指标)。针对复杂共伴生矿的性能和特点,采用联合选矿工艺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在最大限度提高回收率的同时,提高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二、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排放,认真落实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使矿区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重视矿山地灾防治工作并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达标。
第三、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多角度、多方面提高矿品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地进行尾矿资源的二次开发,并推进共伴生矿和低品位矿综合利用。提倡废石不出井,综合利用尾矿中的有价元素;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体废物用于充填采空区、治理塌陷区、作为建筑材料等。从源头控制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应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矿坑涌水在矿区充分自用前提下,余水可作为生态、农田等用水,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生活废水达标处置,充分用于场区绿化等。
第四、要实现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引进低耗能高产出的机器设备,把节能减排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鼓励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鼓励建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增加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
此外,矿企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生产作业、共同应对损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与当地政府建立磋商和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营造和谐氛围。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社会责任融合起来,履行矿企社会责任、打造良好企业形象,真正实现“建矿一处,造福一方”,寻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近日,在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上,有色、煤炭等9个行业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通过了技术审查,我国矿业行业期盼已久的绿色矿山建设国家规范有望在2018年颁布实施。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仅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出台多个文件,支持和鼓励矿企的绿色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企业自律,还需要每个矿企从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珍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矿企要抓住这一特殊时期,肩负起建设绿色矿山、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绿色矿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中国矿企步入绿色矿山建设快车道
矿山智能化发展要走出误区
科技创新的加快推进,大数据、互联网、遥感探测等新技术与矿业交叉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使矿业发展新动能日益强劲,为矿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域。身处新形势,智能化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矿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矿山智能化应用在多个领域,包含采矿、选矿、自动化监测、管理、物流等多个方面。这些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来带动传统矿业的转型和升级,构建智能化数字平台,形成数据互通、实现整体管控。从本质上提升矿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矿业向安全、高效、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驱动下,我国矿山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成果。智能化矿山逐渐发展成熟,成为矿企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信息化手段正在向集成一体的趋势发展。国内矿山已基本建设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多种系统,以及覆盖矿山主要生产环节的通信与传输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智能化矿山起步较晚,与国外同行相比有一定差距,存在着矿企重视程度不高、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统一标准等问题。就整体而言,我国矿山行业仍处于智能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认识。规避误区,正确看待智能化建设,对矿山领域实现智能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错误认知1:智能化等于自动生产。
部分矿企对智能化建设认识不够,加之成本投入因素的考虑,认为只要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设备或工艺系统,就实现了矿山智能化建设。自动化仅仅是智能化改造最具代表性的一步,智能矿山体系自下而上包括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等关键层次的智能化建设,还要统一架构的矿山数据库、规范的数据接口、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以及智能系统的支撑。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先进生产线的优势无法发挥、落后的生产关系无法匹配先进工艺等问题。
此外,要结合矿企实际,量身定制精细化管理系统。根据矿山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的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矿山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矿山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并对矿山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决策。主要实现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工厂维护、人力资源管理及计划、财务会计及资产管理等功能,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错误认知2:智能化可以一步到位。
矿山领域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逐步实现、持久完善的过程,要以企业现有基础为起点、以自身实际需求出发,不能一蹴而就。
矿山智能化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智能化建设的全面认识、专业化执行团队、系统性设计、匹配的智能系统、智能化管理和决策体系、长期的优化完善等方面。矿山智能化过程要立足当前工艺系统,以满足智能化运行、标准化应用、市场化运作要求为目标,实现工艺系统整体上的升级,并完成与运营工作的匹配。需要企业循序渐进的进行升级改造,最后形成智能化体系。
错误认知3:高投入可以代替一切。
矿山智能化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面的投入和配置统筹。前期的系统性规划设计是实现矿山领域智能化的基础保障。矿企要合理规划发展方向,系统设计建设方案,通过多专业、多领域的技术融合,形成系统性的智能化建设规划,打造适合自身的智能化矿山组织实施模型。
矿山智能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一定要进行综合考量和统筹配置。盲目的高投入只会适得其反,不但造成资源浪费,更阻碍了企业智能化发展道路。在人力方面,矿山企业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系统培训,实现岗位协作与联动。另外,构建和完善专家系统,实现数字化高度集成和决策支持。在物力方面,要根据矿山情况和自身需求,综合生产能力和智能化功能需要,合理的引进智能化生产系统或设备。在财力方面,资金的投入要以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根本,既不能吝惜投入,也不能盲目投入。
从学习到研发,从创新到创造,智能化矿山建设任重道远。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来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道路,是我国矿业未来发展的不二之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矿山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不断引入、研发创新技术和科技手段来提升矿业技术设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开采过程的综合质量。针对未来智能矿山建设,我国矿企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矿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加强智能化矿山建设与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完成矿业智能化过程,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动力。不断开创安全、绿色、高效的矿山建设新模式,用智能化建设迎接矿业新发展,从矿业大国走向矿业强国。
海外投资,我该如何拥抱你?
矿企“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既是满足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矿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矿企“走出去”已迈出坚实步伐,成为国际矿业投资的重要力量。2017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已宣布和完成17笔超过1000万美元的采矿业并购交易,累计金额86.3亿美元。
股权收购和兼并重组是我国矿企海外投资的主要并购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由我国矿企发起并购的案例有24个,涉及总资产582.5亿元。其中,已交割完成的矿山、矿权项目总资产323.6亿元,拟购或在进行中的项目有258.9亿元。我国矿企海外并购项目多分布在非洲、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刚果(金)、南非、津巴布韦、缅甸、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成为矿企海外投资的热点地区。涉及矿种有锂、铜、金、铅锌、钴、稀土、银、铀等,其中锂矿、金矿、铜矿及多金属矿项目备受瞩目。在2017年已完成的并购中,锂矿项目达4.1亿元,金63.2亿元,铜1693万元,铜钴75.6亿元,稀土1.35亿元,铜铅银等多金属矿2.1亿元。
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中企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经验相对不足,对国际规则的熟悉和运用不够,对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有待提高。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该如何规避风险、成功实现并购呢?
首先,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海外资源时,要选择好恰当的时机、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选择目标企业,要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内选择项目,不触碰行业跨度大的项目。同时,国内矿企之间要组团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形成联盟。
其次,进行海外并购,一定要明确整合目标、成立整合工作机构、制定分阶段实施的整合战略以尽快达成整合目标。统计显示,超过60%的并购最终失败是因为缺少合理的战略、领导的问题、文化差异以及收购后的管理不善(合并收购之后)。整合是保证并购成功的重要手段,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银行、当地政府以及监管机构)的利益,并调动其积极性。要注意平稳过渡,对于潜在的波动或风险,提前建立应对预案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要强化过程监控,在实施过程中维持好的发展势头,并进行跟踪、监测、调整。要重视文化整合,采用系统的方法有效管理跨文化整合带来的挑战,营造富有效率的文化环境。
第三,要加强海外投资业务能力和国际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在加强主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商务公关谈判、基建、生产经营等能力,弥补海外资源投资生产经营短板。要重视风险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制度。要建立国际化人才选拔、培训、储备制度,善于利用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发挥智库作用。
第四,要运用良好的谈判公关技巧解决商务和公共关系,化解东道国政府和民间的敌意和刁难。要实行属地化管理,融入当地社会,支持地方发展。
在矿企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要从法律视角认真审视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加大立法的保护与支持,使“走出去”企业能够在“技术、资源、资金”三要素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坚强后盾。
今后运用并购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将越来越多,随着业务能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再面对国际化并购也将游刃有余。愿我国矿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更多成功!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总结矿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我们要加快推动矿业理论、制度、技术和装备创新,为矿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面对矿业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寻矿业振兴的新途径、新模式,创新矿业发展道路。在建立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应当为世界矿业的复苏、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矿山、绿色矿山,积极走向海外,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矿业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