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三届)中国稀土论坛在南宁召开
2017年11月14日 10:39 63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11月10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应用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第三届)中国稀土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朱贵之、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侯刚,中国铝业公司党组成员刘祥民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论坛。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主持。
赵冰在致辞中表示,稀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稀土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总体任务,促进了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经过多方努力,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应用研发不断取得进步,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违法违规转型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稀土行业发展质量效益仍然不高,上游冶炼分离产能过剩,下游高端产品应用不足,研发技术落后,同质化竞争激烈,这都影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下大气力治理。
赵冰强调,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任务、新部署,更加强调贯彻习近平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这为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稀土论坛是很好的交流研讨建言献策的平台,每届论坛都能产出特色成果。总的看,稀土行业的老问题需要解决,促进发展的新问题,需要研究。希望与会嘉宾代表聚焦主题,畅所欲言,要注重质量效益,高端应用,绿色发展,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政、产、学、研、用,拿出新招、实招、硬招,进一步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培育新增长点,支撑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全训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下,我国稀土产业运行逐渐向稳向好。一是供给改善。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打击稀土违法违规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打黑”长效机制逐步确立,有效遏制了稀土非法产能。同时,合规企业自律意识加强,部分稀土生产企业主动限产减产,稀土供给量有所减少。二是需求回暖。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稀土磁材需求出现改善。平面显示领域的减薄需求以及环保领域的催化需求,也带动镧、铈等元素下游消费逐步回暖。三是出口回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稀土初级冶炼产品在出口量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也相应回升,稀土出口“量增价跌”的局面逐步扭转。四是效益好转。在生产稳定、价格回升的拉动下,稀土行业效益有所好转。
陈全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不断筑牢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加快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的转变。
对于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陈全训提出,首先要坚持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要建立并推动稀土物质流追溯机制实施,实现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流通、出口全过程的产品追溯管理,营造公平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要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稀土行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切实让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稀土行业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次要坚持高端发展,不断扩大应用。稀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材料,凭借自身的优良性能,稀土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着眼国家重大需求,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打造绿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稀土行业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集约化利用能力。
朱贵之在致辞中表示,稀土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医疗等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稀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中国制造2025,稀土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都将稀土新材料列为发展方向。有关部门利用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支持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稀土材料的高端应用。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高附加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工信、国土、环保等8部门联合开展的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国稀土行业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稀土行业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高端原创性技术缺乏,上下游产业衔接不足,清洁生产和环保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理性的看待行业发展的问题和成绩,坚持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稀土行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
侯刚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说,广西拥有较丰富的中重离子型稀土资源,并逐步由“国家保护储备区”转变成“有序开采开发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把稀土产业建成广西新兴支柱产业”目标,以及“一家企业,两个园区,一个中心”的发展规划,中铝广西稀土坚定实施“国家稀土大集团”战略,通过“股权多元化”,基本实现广西稀土资源与产业整合的“全覆盖”。特别是通过中铝入桂后建设的首个稀土分离项目,引进了一流的离子型稀土分离冶炼工艺和技术,促进广西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中铝为组建“广西稀土产业创新联盟”,整合广西稀土产业科技与应用力量;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校开展稀土科技创新合作,探索研发应用“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为广西稀土产业进一步做强做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刘祥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铝业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相关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等,公司成立伊始稀土就是主业之一。为实现稀土产业的良性、科学和健康发展,在国家稀土行业政策指引下,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下发后,在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关怀下,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导下,在广西等省(区)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与兄弟中央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整合。以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为中铝公司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及深加工业务平台,形成了集环保资源型开采、精细型冶炼分离、高端下游产品、新技术研发储备为一体的全稀土产业链发展态势,于2015年10月通过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验收工作,实现了首个通过备案、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中铝公司坚持以科技成果引领产业进步,在坚持与骨干科研院所合作发展的同时,中铝公司协同内部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设立中铝中央研究院稀土分院,科学有效地全面实施稀土产业结构调整。
刘祥民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提供了行动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深刻阐明了稀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国防科工等先进制造领域将发挥的重要战略作用,稀土行业也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中铝公司将继续深化发展战略,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做优铝业,做强铜业,做精稀有稀土,做大工程技术、矿产资源、产业金融等多元业务,加快向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转型,提高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国防军工材料保障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股东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会议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作了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因不能到会分别委托专人作了主旨报告;来自中科院宁波所、广西大学、西南铝业等单位的7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据了解,此次论坛有来自国内外的稀土行业专家、学者,全产业链相关生产、消费及贸易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投资企业和设备供应商等100家企业的近400位代表出席。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