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协会镁业分会第二十届年会暨2017年全国镁行业大会召开

2017年10月16日 9:12 71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镁资讯   作者:

     10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第二十届年会暨2017年全国镁行业大会在山东威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主办,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前一天,召开了镁业分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理事会员表决通过了关于徐晋湘辞去镁业分会会长,林如海担任镁业分会会长的决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威海市副市长张伟、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镁业分会会长林如海、威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伟、陕西省府谷县委书记杜寿平、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心主任潘复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顾问孟树昆以及工信部相关领导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原会长徐晋湘主持。
  文献军表示,作为十大常用有色金属之一,镁资源丰富,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人士努力的目标。对于镁行业的发展,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进步;二是扎实推进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镁行业应用;三是抓住机遇,进行行业整合,提升竞争力。
  会议期间,文献军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徐晋湘在任期间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希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在新会长林如海的带领下,为镁行业的发展、推动镁的应用继续努力。
  工信部原材料司靖大伟在致辞中指出,原材料行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是推动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镁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成员,推广使用镁材料对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镁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22.5%。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镁业已建立起镁矿山开采、冶炼、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了世界镁工业大国,金属镁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稳居世界首位,在国际舞台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也应看到,镁行业仍存在应用规模总体偏小,研发和产业化联结不紧密,冶炼工艺水平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如何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镁资源开发向产业化、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使镁合金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是今后镁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他说,下一步工信部原材料司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几方面推动镁产业的发展。一是引导行业发展。支持镁合金材料的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鼓励“航空航天用高强镁合金大尺寸复杂铸造件、高强耐热镁合金大规格挤压型材/锻件,3C产品用镁合金精密压铸件,大卷重低成本高成型性镁合金板带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用镁合金精密压铸件等,镁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材料”开发和应用。二是加强初期市场培育。充分利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补偿机制,加快镁合金等新材料推广应用,有效释放镁基新材料市场需求。三是加快关键技术工艺攻关。面向高铁、航空、汽车等等领域,充分调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积极性,加快镁合金关键技术工艺开发,实现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化。
  孙前在2016~2017年工作总结暨下一年工作重点报告中,对2017年镁行业生产、出口、市场等做出统计,并预测全年行业发展将呈平稳向上态势,产量、出口量均有望出现增长,而价格也有望较好水平。同时,他对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2018年工作重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将加强“知镁、用镁”宣传;实施人才战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应用的推广;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做好行业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行业调研,为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搭建行业交流渠道,组织好重点会议;加强分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及协调工作。
  徐晋湘作了《中国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战略基础思考》的报告,深入浅出地讲明了中国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潘复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韩恩后、上海交通大学彭立明、重庆博奥集团曹建勇等镁行业专家分别就《镁合金材料与工艺新进展及“十三五”镁合金国家科技计划》《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进展与趋势》《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与镁行业发展》《镁合金在新能源车上的应用前景》作出分享。
  来自镁行业代表及相关产业的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