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雾节能攻克固废利用世界性难题

沙钢转底炉处理铁、锌尘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09月08日 9:25 63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由神雾节能江苏省冶金设计院(以下简称神雾江苏院)总承包建设的‘沙钢30万吨/年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实现了铁、锌尘泥资源的有效循环回收,投产2年后即收回全部投资,2014年~2016年新增产值8.8亿元,实现利税3.97亿元,对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该项目应用的蓄热式转底炉直接还原清洁冶炼技术(SRF)及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同类冶炼企业中推广应用。”这是8月2日在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持并于沙钢召开的该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为首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做出的评价。
  该项目自2012年投产以来,已探索出一套清洁生产、深化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总投资约2.56亿元。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实现全固废处理回收,且连续稳定生产超过5年,并实现了转底炉装、出料机和转底炉炉底机械等关键核心设备的完全自主设计、制造,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沙钢第一副总裁刘俭指出,沙钢与神雾江苏院合作建成的这条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的转底炉处理含铁、锌尘泥生产线,每年可生产金属化球团20万吨、氧化锌7000吨,其中金属化球团全部用于炼钢原料。该生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处理含铁、锌尘泥转底炉的生产线,实现了含铁、锌尘泥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为我国钢铁行业中含铁、锌尘泥资源化利用起到了示范借鉴作用。
  金涌认为,该项目使用低热值煤气,通过蓄热式燃烧技术,提高了炉内燃烧温度,有效提高了球团金属化率;通过炉内气流和温度场的特殊设计,使得炉温均匀,无气流扰动,降低了球团粉化率和扬尘,提高了锌粉回收率和品位,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
  原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天义表示,目前,日本、美国转底炉处理尘泥的规模每年只有10万吨~15万吨,而沙钢和神雾合建的这一项目年处理规模达到30万吨,且作业率超过92%,攻克了钢铁行业含铁、锌粉尘难以利用的世界性难题。
  神雾科技集团董事长吴道洪指出,如何处理并利用冶炼渣、冶金尘泥等固体废物,是长期困扰钢铁行业的环保难题之一。以我国现有的钢铁生产技术,每生产1吨钢将伴生80千克~120千克的冶金尘泥,每年产生约8000万吨冶金尘泥,其中含有大量的锌、铁等元素。如果不能对其加以循环回收利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神雾江苏院与沙钢合作研发的蓄热式转底炉直接还原清洁冶炼技术,是国家“十二五”攻关重点支撑项目课题,从工艺路线上对现有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了颠覆性变革,破解了钢铁冶炼能耗高、污染大、经济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等行业痛点,将引领全球钢铁行业技术和工艺路线的变革。
  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实现了核心转底炉设备的国产化和大型化,是我国冶金固废处理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该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该生产线投产后,可获得平均金属化率为85%的球团,锌平均脱除率达95%,获得副产品氧化锌粉的平均品位大于60%,锌元素回收率平均达95%;每吨金属化球团的能耗较低,为203.11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为0.1229),节能27%以上。


【短评】

愿一花引来百花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和尾矿综合利用。”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中提到:“……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围绕尾矿、冶炼渣、冶金尘泥、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打造完整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由此可见,对钢铁含铁、锌尘泥等固废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研究意义重大。
  在目前的含铁、锌尘泥主要处理工艺中,直接还原法不仅能够循环利用尘泥中的碳,还能有效回收铁、锌等有价金属,处理效果较好。相比回转窑和隧道窑直接还原工艺,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能耗更低、污染更小、生产出的产品附加值更高,且对铁、锌等有价元素回收率更高。因此,该工艺成为处理含铁、锌尘泥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转底炉直接还原法以其流程简单和经济性好等优势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普遍关注。但是,从国内外转底炉处理粉尘的研发现状看,仍有以下几条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研究转底炉含锌粉尘的形成机理,研发氧化锌粉高效回收技术,并配备相关设备。
  二是解决含铁、锌尘泥直接还原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含锌粉尘中锌品位低、锌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
  三是需要进一步研发转底炉处理含铁、锌尘泥的成套工艺和设备大型化技术。
  四是目前钢铁企业对含铁、锌尘泥原料预处理配料成型技术研究不足。
  五是解决采用低热值燃气作为燃料的直接还原转底炉燃烧系统的控制问题。
  沙钢和神雾江苏院针对以上技术难题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为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含铁、锌尘泥资源循环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愿一花引来百花开。相信随着该项技术成果的成功应用,更多钢铁行业固废处理项目会持续落地,促进我国冶金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从而推动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