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之本 关键在人——国润铜业技改项目侧记
2017年06月27日 9:17 883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邱熙然 刘京青
国润铜业熔炼车间主厂房。
国润铜业厂房全景。
北纬 37.6°,东经 121.5°——烟台。
作为临海城市和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15个沿海节点城市之一,这里山海相映、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以“黄金海岸、人间仙境、鲁菜之乡、葡酒名城”的美誉着称于世,天然浴场、生态山林、海鲜山珍、果蔬佳品数不胜数。放松、休闲、美食,似乎成为在这个城市里最常见的生活标签。
东距烟台海港7km、铁路货运珠玑站1.5km,西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就座落于此。
当记者来到位于芝罘区西部的国润铜业,发现这里的景象和以上的一切都毫不相关。滚烫的铜水不停息地翻滚,拉载着货物的运输汽车进进出出,新建成的生产设备即将进入点火阶段,技术团队协同各个专业部门紧张有序地奋战在一线……记者不禁好奇,为什么所有职工们都干劲十足?是什么让这个有传承的铜冶炼厂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即将点火运行的生产设备又有什么过人之处?
改革有破有立
在技术方面走出自己的路
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是由烟台市国资委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5400万元。目前,国润铜业年产电解铜12万吨,拥有阴极铜、金银、硫酸三条生产线,主产品“三尖牌”阴极铜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深受用户好评。由于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目前国润铜业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不需要出省就可以销售一空。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加强,我国铜冶炼水平也不断进步,作为山东省规模较大的铜冶炼企业之一,国润铜业始终审时度势,紧跟时代和市场步伐,技改在这里同样没有停下过脚步。
国润铜业现有的生产设备存在制约现阶段企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一是现有系统熔炼渣有价金属回收率低。二是现有系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三是冶炼系统的余热未回收利用。四是吹炼工艺采用空气熔炼,风眼粘结较重,需频繁清理,劳动强度大。此外,作为国企的国润铜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毫不推脱。环保措施需要持续提升,否则必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建设的瓶颈。
同时,近年来铜冶炼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好转,使国润铜业意识到,必须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来解决问题、提升效益。技术改造不仅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宏观政策法规,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改造的目标,是提高熔炼氧浓,充分发挥粗铜产能,实现连续炼铜和粗铜热装,吹炼炉余热回收发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冶炼投矿量提高70%,充分发挥设计粗铜产能;制酸系统进行部分改造;选矿进行原地改造扩能并配置渣缓冷等设备提高金属回收率。整个技术改造项目,将对提升盈利能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环保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说到技改的设计合作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设计建成的项目遍布国内外。通过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和引进技术消化、升级,已经拥有氧气底吹熔炼和底吹连续吹炼专利技术以及铜镍闪速熔炼、富氧顶吹熔炼、压力浸出提取冶炼、硫化矿流态化焙烧等一系列专长技术,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设计等诸多奖项,并已将数种冶炼技术成功推广到国外,在国内外工程设计和建设领域享有盛誉。
2016年端午节刚过,国润铜业公司领导带领企业多个部门中层干部来到中国恩菲,拉开了技改设计合作的大幕。经过双方多次共同交流、研究和探索,最终决定,鉴于国润公司在侧吹熔炼工艺方面已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操作经验,本项目经过分析研究,决定熔炼工艺仍采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艺,同时吸收近年来侧吹熔炼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实现熔炼技术升级改造。
吹炼系统改造是本项目的核心内容,经过对现代吹炼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梳理,从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前瞻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多枪顶吹连续吹炼工艺作为本项目的改造工艺。本着在实现项目改造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投资的原则,火法精炼工艺仍然维持现有工艺,以便能够较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反射精炼炉及其配套设施,但改造后吹炼粗铜通过流槽直接流入精炼炉,将大大降低精炼能耗,改善作业环境;冶炼烟气制酸采用稀酸洗涤净化、两次转化、两次吸收工艺,其中净化为单系列,干吸、转化为双系列;废酸处理站采用硫化+中和处理工艺;制酸尾气脱硫系统采用钠法脱硫工艺;环集烟气经洗涤、降温后作为补风送入制酸系统。改造后吹炼渣、精炼渣返回熔炼,熔炼渣采用缓冷、磨浮工艺从炉渣中回收铜。冶炼烟气余热通过回收发电,并入电网使用。
为了保证环保指标的提高,项目采用先进的侧吹炉熔炼+多枪顶吹炉连续吹炼工艺,产生的高温烟气均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中压蒸汽送本厂发电站发电。通过主体工艺技术的创新升级和一系列节能措施,综合能耗显着降低,全面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改造后的侧吹炉熔炼-多枪顶吹炉连续吹炼-反射炉精炼生产工艺,可提高烟气中SO2浓度。冶炼烟气经余热回收、收尘后送制酸系统制酸,制酸尾气经脱硫系统处理后排空,制酸尾气经脱硫后的尾气排放量SO2浓度能够低于国家及山东省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限值。此外,该项目将采用成熟、可靠的余热锅炉以及电收尘器收尘,使外排烟气中的烟尘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对周围大气环境无明显污染影响,各类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
创新的连续炼铜工艺
让恩菲大师赞叹不已
作为技改中的“重头戏”,国润技改项目是世界上建成的第一套侧吹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生产系统,采用侧吹熔炼生产高品位铜锍、铜锍通过流槽连续流入吹炼炉进行顶吹多枪连续吹炼、吹炼所产粗铜通过流槽连续流入反射炉精炼工艺。连续吹炼工艺在环保控制、能耗及成本的降低方面有明显优势。该工艺的几个显着特点是,连续吹炼炉吹炼强度大,小规模时单炉即可满足冶炼生产要求;可处理冷态铜锍、热态铜锍,也可处理部分冷态铜锍部分热态铜鋶;取消了熔体热倒运,在解决了车间低空烟气污染问题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包子壳等返料量。
目前,国内外现代炼铜工艺应用中,侧吹熔池熔炼炉生产高品位铜锍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国润技改项目在炉型结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优化解决,实现了新型熔池熔炼生产高品位铜硫的重大突破。这次技术改造的“侧吹炉+多枪顶吹炉”这一短流程连续炼铜工艺更是工业生产的重大创新。
新型侧吹熔炼炉,针对高品位铜锍生产需要,侧吹炉在炉体结构、氧枪布局、二次风口设置、熔体排放口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设计,确保在实现高品位铜锍生产的同时实现长寿命稳定运行。多枪顶吹吹炼炉,在国外已有30多年长期运行实践,国内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研究和探索。本项目开发的多枪顶吹吹炼炉在结构上独辟蹊径,是中国恩菲依托多年来在镍铜合成熔炼炉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结合高品位铜锍连续吹炼工艺特色集成开发的新型顶吹连续吹炼炉,在炉体结构形式、氧枪结构以及熔剂及冷料、电解残极等高铜料加入方式等方面,在目前国内外工业化运行的同类冶炼炉基础上均有所突破。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吹炼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本项目结合多枪顶吹吹炼工艺特色和炉体特色开发了专用残极加料机。其主要特点包括,不仅用于电解残阳极,也可用于其它高铜料块;从炉体侧部入炉,避免了顶部入炉对炉底耐火材料的损坏;密闭加料,确保清洁的生产作业环境。
在恩菲,有一位专注熔炉领域55年的恩菲“院宝”级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振民老先生,说到国润项目,这位满头银发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如数家珍,眼睛里闪烁着明亮而激动的光芒,他说:“我从事这个领域55年了,对于恩菲来说,几乎所有的熔炼炉都有涉及,只有‘侧吹炉熔炼+多枪顶吹炉连续吹炼工艺‘没有做过,在国润项目之前,这个遗憾一直在我心里。这次有机会能够做成这件事,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这个技术流程短、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我对这个技术很有信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企业能够用上这套工艺设备,能够为铜冶炼工业作出一些贡献。“
此次技改的另一个亮点,是中国恩菲组建了由工艺、自动化专业人员形成的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为此次国润技改项目开发了一套连续炼铜工艺智能优化控制系统。这是一套针对于“侧吹熔炼+多枪顶吹吹炼”连续炼铜工艺专门开发的实用冶金智能优化控制平台。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建立的连续炼铜工艺数学模型、冶金热力学数据库以及在线检测反馈,自动准确地计算出连续炼铜条件下的各种工艺控制参数,并通过一对一的接口,将工艺控制参数传递给DCS系统进行硬件控制,最终实现侧吹炉和顶吹炉的连续、稳定生产,并为后续生产上对工艺的不断优化创造先决条件。
这套智能系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吹炼炉连续地处理从侧吹炉排放的热态铜锍,但热态铜锍流量无法计量。从吹炼炉来看,如果不能确定连续流入的铜锍量就无法确定需要供给的氧气量、熔剂量等重要的吹炼工艺控制参数,也就无法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工艺优化控制系统内置的连续炼铜工艺数学模型准确快速地计算出第一个侧吹炉产出的铜锍量,并将其做为第二个顶吹炉的输入条件,两段工艺统一考虑、协同计算,实现工艺控制参数的动态匹配,保证连续炼铜工艺的成功。项目投产后,侧吹炉经常要处理成分不同的各种铜精矿以及其它入炉物料,如果仅依靠人工经验对工艺控制参数进行计算和修正,容易使得工艺操作参数无法及时准确地匹配炉料的变化,导致侧吹炉出现铜锍、炉渣成分不稳定或炉温异常等现象。该系统通过内置的在线冶金数模和热力学数据库,能准确快速地分析计算出不同炉料和工艺条件下的操作参数,并自动地将计算结果传输给DCS控制系统实现冶金炉的智能化控制,为冶炼生产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营提供重要技术保障。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在稳定生产的同时,也将降低设备寿命的非正常损耗和企业维护成本,减少大修和小修的周期,提高作业率。
连续炼铜工艺智能优化控制系统也可以在离线状态下作为工程师站,对各种原料以及各种工况条件进行操作条件的模拟演算,并能过内置的数据库查询和分析功能,对生产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冶金工程师不断地对工艺优化创造具体条件;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冶炼生产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计算机取代部分人工劳动,降低劳动强度,并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做好技术准备。
退城进园
打造节能减排绿色企业
为落实山东省政府鲁政发【2009】47号文通知要求加快建设烟台一批投资大、拉动作用强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规模效益,落实《烟台市总体规划(2011-2020)》和《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弥补自身短板,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推进山东省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烟台市国资委决定——退城进园,建设18万吨阴极铜节能减排项目。
道在日新,新者生机也。2016年3月16日,烟台国兴铜业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烟台市国资委为国润铜业有限公司搬迁新建18万吨阴极铜节能减排项目而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
项目选址烟台西港区临港工业园C-59小区,总占地面积1075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铺底流动资金4.5亿元,建设期利息0.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阴极铜18万吨,黄金11.89吨,白银147.5吨,硫酸85.45万吨。预计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4.9亿元,净利润3.7亿元。国兴项目将继续使用国润铜业的侧吹炉熔炼+多枪顶吹炉连续吹炼工艺。
2016年4月14日国兴铜业公司取得了烟台开发区发改局的搬迁新建18万吨阴极铜项目登记备案。2016年6月13日国兴铜业公司取得了山东省环保厅的搬迁新建18万吨阴极铜项目环评批复。2017年4月19日,作为烟台市国资重点项目,国兴铜业18万吨阴极铜节能减排项目举行了启动仪式。
整体搬迁到烟台市西港区临港工业园,符合烟台向西发展八角组团工业的总体规划。促进临港物流等产业发展,中心城区又腾出宝贵空间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同时可大力推进工业化和节能减排的融合,加快冶金、电力等行业智能化进程。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来优化升级改造传统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铜冶炼企业。
由于该园区是国家级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年可加工拆解国内外各类废旧物资回收金属量逾100万吨,其中废杂铜近10万吨,届时可就近供给迁建项目熔炼提纯再利用。项目自身的烟尘、炉渣等物料也可返归园区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回收贵重金属,形成紧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铜资源自给率低,铜原料80%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兴公司对进口依赖度达到90%以上甚至更高。国兴铜业相关人员介绍说:“园区内配套的设施水电都比较完备。项目规划地块距离北侧的港口2公里,我们的远期计划是用筒式皮带将矿粉从码头直接拉到厂区内,充分利用沿海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节约物流成本。仅此一项年可为企业增加1亿元的利税。”
记者刚得知国兴项目时,曾有过疑问——新项目还是只做铜冶炼吗?得到的是不假思索地肯定回答。
当我们关注“中国制造2025”等宏大战略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境。面对“传统工业日子不好过”的现实问题,企业纷纷冒着风险寻求转型升级,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观念,贸然转向其他全新行业。真正的转型升级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开拓市场。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那个行业中的痛点和问题,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而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从国润到国兴,都是这样的企业,从技改项目的连续炼铜工艺选择,到退城入园的整体规划,都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铜冶炼改革创新之路。
国润铜业熔炼车间职工团队。
兴业之本 关键在人
2016年6月,技改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设计工作时间特别紧张,施工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烟台是个沿海城市,地基情况也并不十分理想,老厂区设备设施图纸不全,这都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团队无数次赶赴施工现场,国润公司高层领导也带着专业团队数次来到恩菲交流研讨,最后大家齐心合力一一把这些困难克服了。”
此次技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和采购时间很短。30多个子项中,十几个施工队伍同时工作,这在一般的项目中是很难看到的。通常情况下,这样庞大的改造扩建工程,需要18~24个月才能完成,国润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圆满、精彩,把“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国润人有着过硬的技术力量,他们向来把技术改造升级、挑战自我、不断超越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遇到技术改造,尤其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们本能地就会激发出一股超常的韧劲儿。
在国润的技改现场,记者觉得最美的是国润人的肤色,每个职工都被数月工地环境晒出“国际流行”的古铜色。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一年来,公司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们像“长”在了厂里一样,扎根技改现场。在项目初期缺少人手的时候,几乎所有大事小事都要顾到,他们任劳任怨,整个技术和施工团队争分夺秒完成任务,没有人说过一句苦一句累;技改项目开始以后,公司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去技改现场实地办公,一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风雨无阻。在技术改造现场,温度高、强度大,汗水从头上、脸上、衣服上流淌下来被阳光照射得明晃晃的,工人们一整天头发都是湿漉漉的,但从没有人因此退却过。转型和创新都需要专注执着的“笨人”,专注在自己的行业,几十年来如一日。国润人,就是这样的一群“笨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没别的,就是大家心里有一股劲儿,一股韧劲儿,一股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劲儿。技术改造有风险吗?肯定有风险,任何创新都会有风险。但我认为风险是可控的,一方面我们这次技术创新符合铜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我也相信我们技术团队的实力,在技术创新上冒一定的风险是为了将来生产经营不冒风险,而不敢冒风险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大的风险。”总经理都卫国这样告诉记者。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安装最紧张的时候,公司领导跟着车间全体工人一起加夜班,吊装设备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动手拉绳子、吊重物,“一般的工程师可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可工程师到了我们这儿,基本也算民工了,我们这的人啊,就是实在、肯干!”国润人这样评价自己。就是这样的国润人,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换来项目的顺利实施,换来铜冶炼全行业的瞩目关注。兴业之本,关键在人。如果没有国润人执着的信念和真切的实际行动,就没有现在国润铜业取得的成绩。未来,国润人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在建设铜冶炼模范企业的路上越走越稳。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