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国专利分析

2017年04月05日 9:47 28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通过对中国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挖掘和计量分析,总结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申请情况、行业发展现状、地域分布及重点创新主体的专利技术布局。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经过几年的持续增长后,专利申请趋势放缓。通过对专利进行地域分析,了解到中国本土申请人和日本申请人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国内申请人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及浙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企业申请的专利技术布局可以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负极材料技术热点。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寿命和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碳材料,然而,碳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开发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负极材料的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市场份额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改变和扩大。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合金化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及以上材料的复合物等材料。当前开发和使用的碳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软碳、硬碳;合金化金属材料主要指Si,Sn、Bi、Al等金属,此类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一般在1000mAh/g以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常见的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有Fe2O3、SnO2及Co3O4等。但是目前商业化生产的负极材料仅有碳材料,原因在于碳材料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优、价格低廉、安全性高。
  科研的投入固然重要,然而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大局的掌握更为迫切。只有了解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技术成熟度,才能把握方向,抓住发展机遇。 本文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国发明专利入手,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技术布局、重点申请人等指标来分析负极材料的发展情况、专利的技术分布概况及申请人的科研实力等,为公司后续发展及科研投入提供信息支持和参考。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