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煤价上涨 镁企备受“煎熬”
2017年03月21日 9:36 58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镁资讯 作者: 淮金
陕西府谷是全国、全球最大的原镁生产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府谷镁产业在数量、生产能力、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府谷镁产量已达40万吨,占全国产量接近50%,成为我国最大的原镁主产区。
除此之外,府谷县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1600平方公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些年,由于煤矿安全问题频出、环保政策加强,国家加大对煤矿检查力度,导致煤价不断上涨,镁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记者获悉,国家安监总局日前下达安全通知,对于不达标的煤矿企业采取“零容忍”,决不让其复工复产。煤供应整体呈偏紧局面,国家加强安全管控并限制产能对镁行业的发展及企业的目前状况有何影响,记者借此机会电话采访了陕西省镁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根勇。
3月14日,能源局发布消息表示,煤矿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超能力生产。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应实施减量化生产的煤矿要以登记公告产能为基础,严格落实减量化生产有关措施,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
随后,陕西省也印发《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对全省煤矿开展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煤矿煤矿安全“体检”专项工作。据了解,陕西榆林地区有22家煤矿被责令停产,其中包括金鸡滩、杭来湾两个大型煤矿,致使产地整体煤炭产量缩减,煤炭供应紧张支撑煤价上涨。
煤炭减产,价格上涨,市场供不应求,陈根勇无奈的表示:“原料煤目前几乎无库存,出现了到处抢煤的状况。原料煤供应缓解遥遥无期,镁企业只能根据煤采购状况和亏损情况决定产能。”
目前,府谷镁生产主要采取皮江法冶炼工艺,利用原煤生产出兰炭、煤焦油和煤气,兰煤用于生产硅铁和电石,硅铁用作生产镁的还原剂,煤气用于冶炼镁的燃料或者发电,镁渣等工业废料生产免烧砖、水电等建筑材料。在这个产业链中,镁生产与上下游生产线紧密衔接,形成了高度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使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和冶炼成本大幅下降,生产1吨镁比同行业其他地区成本降低3000元左右,但在煤价疯长的时候,能源优势开始消失,部分企业出现开始减产甚至停产。
陈根勇向记者介绍:“府谷镁厂的金属镁冶炼燃料来源于生产兰炭的尾气,在兰炭生产盈利或者是不亏的前提下,镁的燃料成本理论上为‘零’。可原料煤价格疯涨兰炭开始亏损后,这部分亏损肯定转嫁到镁厂成本内。按吨镁需要20吨原料煤生产兰炭时所排放的尾气计算,吨煤涨10元,吨镁成本增加180元~200元。从府谷去年“10.24”爆炸事件前,原料煤380元/吨以下的价格至今,涨幅超过200元/吨,尤其春节后吨煤涨幅就达80元/吨,镁厂目前减产的原因,除原料煤采购困难外,成本压力也是主要原因。”
受“煤炭黄金十年”影响,过去府谷把产业支持重点放在了煤炭及煤化工产业,镁产业发展并不理想。陈根虎说:“可由于府谷镁厂在10多年前建厂进入镁行业时,镁产业对府谷企业来说都不算是主业,因此大部分镁厂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而且质量标准也没按镁锭国标控制。因此销售时全靠贸易商出货。到目前,贸易商在低价时囤货,把镁厂库存消化完后,集体抬价,或出口或给国内终端客户,在他们出货的过程中集中止采购,把价格再拉下来,出完囤货再采购。通过此种方式操纵市场,使价格忽高忽低,镁厂无奈的一点是,由于兰炭、镁、发电、硅铁这些产业利润微薄,流动资金不足,压不起镁锭,只能由贸易商操纵。”
记者了解到,当日,陕西省府谷镁业协会向府谷镁企发出呼吁,面对当前动荡的镁市场,和巨大的成本压力以及生存压力,府谷镁协建议:
组建各企业自己的专业销售团队,根据自身的流动资金现状和镁锭质量情况,直接对接国内终端客户和国外终端客户,或者是联合国内外大型的专业贸易商实施销售,制定各企业自己的销售策略,自主贸易。
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尽可能地降低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的各类成本,以应对原料煤非理性的涨价对镁锭利润的消耗。
严抓原镁质量管理、各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出的原镁内质各元素和国家标准吻合,打质量牌,实施优质优价战略,提高府谷镁企的竞争力、扩大府谷镁锭的影响力。
延长镁产业链,介入镁合金锭甚至是镁合金加工件的研发和生产,使府谷镁企的身份由原材料提供者向原材料加工者转变。
煤炭等原材料的过快上涨,使镁企业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与生存压力在“困境”中行走,价格的波动,对镁产业上下游产生巨大的压力,稳定的镁市场,对扩大镁的应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镁行业面对价格、成本的波动中,未来的发展道路中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迎难而上,在镁冶炼、镁合金、镁精细加工产业链中才能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