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利代表:谁掌握了矿业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2017年03月14日 8:50 54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以大企业集团为牵头,整合矿业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资源,建立国家级矿业大数据中心和资源评价系统平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实施,为中国矿业企业提供决策支撑和保障服务。”出席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利带来一份《关于配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建立国家级矿业数据中心和资源评价系统平台的建议》。

亲切的笑容、儒雅的风度,身为中国五矿集团的副总经理,李福利更多的经历是在金融、外贸领域,现在他还身兼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这让他一年里更多的时间呆在了矿区和生产一线,也促使他对矿业市场有了更多关注。

他告诉记者,综观中国企业“走出去”历程,中国企业交了太多“学费”,中国海外的矿业投资失败率高达80%以上。

究其根本,是缺乏资源评价体系和能力支撑,不能准确对矿业投资项目的资源禀赋、市场、技术、经济、基础设施、环保、社区及法律等影响因素做出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他说,当前,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助推形成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矿业竞争格局。未来,矿业数据将成为矿业企业的核心资产,谁掌握了矿业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搭建矿业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打造以“应用”为驱动的资源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矿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取得成功的“法宝”。

他指出,矿业大数据建设意识缺乏,重“硬”偏“软”。矿业行业较为传统,“数据”作为未来核心资产,未能得到矿业企业的重视。即使有数据意识的企业、机构,大多也只重视数据的简单存储,盲目追逐硬件设施投资,轻视数据资源的处理、应用和挖掘能力建设。

他认为,我国矿业数据条块化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共享和应用程度低。矿业数据涉及地质基础资料、地质勘探、矿山生产、运营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市场、经济、矿政、环境、社区等全产业链的海量数据,多源异构。我国矿业数据早期多以纸质数据存储,且长期条块建设和管理,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近年来,在采集、存储、处理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差,不同专业领域的“数据库”未能实现有效共享,矿业数据应用价值未能有效发挥。

“缺乏资源评价体系支撑,对矿业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水平有待提升。”他告诉记者。我国企业在与国外大型矿业公司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关键在于对项目前期缺少客观准确的评价,表现在,一是全球化资源布局起步晚,全球矿产相关基础资料积累有限;二是缺乏国际化项目运营经验和人才,对项目地的矿政、经济、环境、社区等掌握不够;三是缺乏对国际矿业项目评价体系支撑,未能对项目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通过建立矿业大数据平台,构建资源评价体系,对矿业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能快速提升我国矿产资源评价水平。

为此,他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为打造国家级矿业大数据平台提供有效引导和扶持。一要引导建立行业全方位的矿业大数据建设标准,为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二要鼓励矿业企业全方位推进矿业信息化升级,注重矿业基础信息的采集、更新和共享。三要推动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矿业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四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推进矿业数据资产建设。

同时,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短期重点建立和完善沿线国家矿业大数据和资源评价共享机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支撑和保障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探明200多种,价值超过25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61%。与沿线国家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矿产资源信息化,加强数据积累与更新,统筹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矿产资源数据库。加快该区域重点成矿区带基础性、区域性地质矿产调查专题分析和经济、政策、环境等综合评价,有效发挥地质工作先行和拉动作用,为中国企业开展矿产资源布局、矿业项目合作、产能合作及产业协同等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

他强调指出,应重点支持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应用和服务”为驱动的国家级矿业大数据中心和资源评价系统平台建设。企业是市场化竞争的主体,数据“应用、服务和共享”是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目的。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给予设立国家重大专项等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在矿业产业链各环节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在矿业资本运作方面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实力的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比如以矿业为主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牵头组织开展国家级矿业数据中心和资源评价系统建设,实现既能为国家、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又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