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张天任:铅蓄电池正规回收比例不到30%

2017年03月06日 9:3 24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作为电池行业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一直比较“高产”,他今年又带来了17分建议和提案。在张天任的提案中,有六条与电池行业相关。其中关于电池回收的就有三条,分别是铅酸电池回收再利用、电池企业消费税免征或差异化征收、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
  其中铅酸电池的回收被张天任认为是重点。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铅蓄电池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成,2015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达到2.24亿KVAh,废铅蓄电池产生量也高达330万吨。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全由正规企业主导的规范有效的铅蓄电池回收体系,甚至责任主体都没有确认。
  “在我国每年产生的330万吨废铅蓄电池中,正规回收的比例不到30%。废铅蓄电池非法倾倒量逐年增长,已从2008年的9.95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近30万吨。”3月2日,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张天任介绍道。张天任已经连续多年呼吁政府完善电池回收体系。“全国铅蓄电池的回收生态圈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小商贩‘统治’下的铅蓄电池‘回收江湖’。”张天任表示。这种小商贩的回收模式比较简单粗暴,回收过程基本由市场利益驱动,废铅蓄电池任由走街窜巷的小商贩收购,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大量废铅蓄电池被随意拆解处置,致使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
  另一方面,“三无”冶炼企业综合利用率低,一般仅为80%至85%,最高不超过90%,导致全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吨铅在非法冶炼过程中流失掉。“我国每年税收因此损失近150亿元。”张天任表示。为什么缺少正规性的回收企业?张天任道出其中难点:
  由于废铅蓄电池收集制度准入门槛过高,许多企业难以达到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申请门槛,有的省份甚至没有一家具备资质的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而废铅蓄电池相关法律法规又亟需修订完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缺乏实施细则和对回收链条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强制性责任规定。
  再加上不断调整的税收政策,特别是征收铅蓄电池消费税,使正规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我们浙江减税力度很大,一年给我一家企业减掉了9000多万,但是消费税4个多百分点我们企业得交出大概9亿元,这大概是企业利润的一半。”张天任表示。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非法铅蓄电池回收企业和非法冶炼企业趁机进入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张天任在提案中指出,由于政策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铅蓄电池在回收和拆解处理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每年全国有几十万吨的废旧铅蓄电池去向不明,整个回收体系处于相对无序状态,行业中非法回收、非法冶炼大行其道,废铅蓄电池回收市场长期由“游动回收商贩”控制,废电池大量流向非法小冶炼作坊,形成了完整的体外循环“地下产业链”。
  特别是在局部人口密集地区,废铅蓄电池成为再生企业争先竞价购买的资源。一些无正规环保设施的非法地下再生企业争先抢购,由于非法的处理企业不含税交易,且无污染处理成本,可以提高原料收购价格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导致正规再生企业面临“缺粮”的尴尬局面,无法与非法产业链竞争,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现在的铅酸电池已经没有了汞、硫酸等危害性物质,转向环保性的产品,电池中大部分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并且我们对铅蓄电池已经可以做到100%的回收利用,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小作坊的回收成本远低于我们正规企业回收,这也是我呼吁要对电池消费税取消的原因。因为消费税本身就是有惩罚性的税种。”张天任对记者表示。
  近两年,受到大规模的扩产以及上下游产业环境的变化,国内铅蓄电池行业也开始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各项成本上升,利润受到挤压,行业的平均利润从8%左右降低到只有3%-4%左右。而征收4%的消费税,使蓄电池企业“压力山大”。“很多企业因为要缴纳巨额的税费,而影响到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利于行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发展。”张天任说。
  张天任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非法再生铅产量已经远远大于合法的再生铅产量,很多废旧铅蓄电池流入非法回收领域,电池酸液被随意倾倒,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亟需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建立规范有效的铅蓄电池回收体系新生态。
  而在铅酸电池之后,动力锂电池回收的问题也即将爆发。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有成熟的锂电池回收经验这对于大力倡导发展锂电池的中国来说,也将是一个难题。第一批动力电池将在几年之后进入报废期,而届时问题即将爆发。
  除了对电池的行业关注,张天任还对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提出自己意见。他认为对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不应该限制电池使用和路线,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监管。“中国发展电动车不要一步到位,应该分层次、多路线的推进。高速车、中速车、低速车都可以有,我还有一个提案是建议扩大慢车道,这是一个体系的改变。”张天任说。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