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安石

2017年02月13日 8:56 87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今年是宋朝宰相王安石逝世931周年。列宁赞誉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于1070年正式推行变法,大搞改革,治理国家,开启了我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改革实践,震惊全国,朝野沸扬。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马克思认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温故知新,当今不断深入推进的改革,若让各领域改革举措落地生效,面对的挑战愈加严峻,横在前进道路上的关口也更加艰难,这是古今中外皆无例外的事实。对改革推进的快慢,乃至于取得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历史演变进程的了解,取决于对现状全局的科学认识和掌控能力与智慧。
  现实折射历史,现实在文明进步中延续历史。千余年前,宋朝宰相王安石推行的变法,朝野惊叹,搅动全国,称得上是一场伟大的改革治国运动。1930年,正当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时任农业部长的华莱士,竟然仿照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在美国实施建立常平仓改革措施,不但解决了粮荒问题,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稳定,对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华莱士眼里,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同样面临的问题,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美国新农业政策同样可以借鉴。1944年华莱士来华访问时,称王安石是在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的第一人。王安石变法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政同为世界经济史上影响巨大的事件。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推行治国新法始于1069年2月。在此之前,宋神宗皇帝不止一次召见王安石议论治国之道。据史料记载,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胸有成竹地回答:“以择术为始。”另一次,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回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王安石的回答表明,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早有所虑,勇于担当的宰相。王安石对推行变法、大搞改革,抱有很强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革与否视之为同国家兴亡息息相关。他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他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将走上覆灭的道路。
  当时,北宋王朝处于“三大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对立严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即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和“三冗”危机(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的国家“积贫积弱”境地。被辽国、西夏、契丹侵犯,屡战屡败。王安石变法包括的改革内容是全方位、多领域。所设计的改革方略纲目清晰、左右配套,落脚点是“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家面貌。他明确提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之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变法中的青苗法,只是为发展农业实施的改革措施之一。为使其落地生根广见实效,还有与其相配套的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免役法)。本着“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宗旨,在财经工商领域推行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按照“农田水利法”在全国范围内大搞兴修水利,只用6~7年时间新建和修理水利农田一万多处。为了“强兵”,实施了保甲法、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军队战斗力。王安石还改革了教育制度中的科举制等。变法在操作上也有秩有序,照顾急缓,择机而行。如均输法、市易法、免行法,分别于熙宁二年七月、熙宁五年三月和熙宁六年七月颁布推行。
  1085年宋神宗过世后,王安石新法先后被罢废了,结束了这场震惊朝廷、轰动全国、几起几落、历时近十五年之久、以立新法为核心的治国改革实践。推行新法、大搞改革,阻力之大、难点之多、举步艰难。皇亲贵戚顽固阻梗,保守大臣联手反对,质疑责难接踵而至,旧党攻击变法为“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皇帝迫于保守众臣的压力,曾一度罢免王安石的宰相官职。为人正直、执法严明的王安石常处于“众疑群谤”之地。河北发生大旱,十个月未有雨水,天空出现彗星,也都被反对改革的大臣们用来罗织罪名,说成是王安石变法招致的灾难,他们上书皇帝,要求废除变法,罢免王安石。
  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他在皇帝面前敢于担当,在保守众臣的质疑声中坦然申辩,勇于作为;见志同道合者,破科举陈规,提拔启用……乃忧国家之所忧,无私无畏,得民众之心,成就大事业者。
  940多年前的这场改革,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的痕迹是深刻的。展示和记录史册的是以王安石为首一群知识精英的伟大志向,勇往直前,聪明智慧,为国担当的求实精神。温故知新,往事并非皆过眼烟云,历史与现实,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认知由王安石主导的千余年前那场改革实践,穿越岁月时空,为今天的改革增添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在对照中增长勇气和信心,在比较中开发智慧和才干,从昔日的悲情结局里吸收必胜的教训。将今日的改革推向深入,为国为民谱写前所未有的新乐章。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