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骗补”的痛点在哪里?
2016年12月12日 9:6 1452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锂 作者: 岳振廷
9月,财政部网站公布了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部分情况,曝光了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贵州客车和少林客车等五个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引起了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地震”。前不久,在众人的议论和曝光单位的忐忑不安中,处罚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工信部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处理告知书》,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骗补行为进行处罚。除了追回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5.19亿元外,还对该企业重罚近8亿元,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另外,对涉嫌恶意骗补且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不仅被财政部取消了中央财政补贴资格,还被工信部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
我们知道,新能源车产业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我们国家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能与国外同行技术水平不分伯仲、能够同台竞技的行业,人们对我国的新能源车产业给予了太高的期望。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可谓诚意满满,如放开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机制、整车企业补贴、用户补贴、免摇号、不限行,一系列政策集中发力,最终帮助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中国电动汽车的全球占比大概要超过30%。
据悉,在此次被清查的新能源车生产企业一共90家,除了以上被点名曝光并接受处罚的企业外,其他企业虽未被点名,但问题也不少。这事一闹,让本来平静的新能源产业的“湖面”,因“一石击水”而成为了众矢之的。有对国家扶持新能源的政策发出疑问的,有对企业骗补而怒其不争表示愤怒的,也有对资金发放的渠道不公平给予抨击的,大家各站立场,对这次的骗补事件进行解读,从而让新能源产业成为行业的局内人谈之色变的“禁区”。其实笔者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这样的骗补出现,大家无论如何的生气、愤怒或者诘问、指责,其行为都不过分,因为这样骗补再讲“法治”一些,那就是刑罚所处置的范畴了。
有人会问,为何这些企业竟敢毫无顾忌这样做的呢?这些企业做错事情的根源在哪里呢?这些疑问,其实戳到了我们新能源汽车的痛点。这些企业的骗补主要是从电池上做文章的,尽管我国目前的电动汽车生产量众,但作为动力来源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却不尽如意,现在各家企业推出的各类汽车用动力型的锂电池大多还都处于不成熟阶段,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是美国生产的、颠覆传统汽车制造模式的特斯拉锂电汽车前几年也是风行一时,如今也是问题不断。再加上锂电原固有的充电时间长、电池易爆炸等问题,致使一些前期投资者认识到制造新能源汽车路径的艰辛,感觉新能源汽车“黑洞”的巨大。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没有强势的研发团队,一些跟风而上、没有技术支撑的锂电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能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在死亡与生存的痛苦挣扎中,一些骑虎难下的投资者便“邪念横生”,开始了“骗补”的生涯。从此角度讲,锂电技术难以突破的“音障”构成了新能源车企的痛点之一。
构成新能源车企的痛点之二是资金投入问题。正是因为初期进入的门槛低,新能源电池行业吸引了大批资金的进入,以上五家企业和不少投资者估计也是如此情形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但随着竞争的激烈,资金的投入也随之加大,尽管有国家的补贴和销售回款,但一辆车的售价和国家的补贴无法填补前期投入的巨大的研发资金和后期的制造费用的亏空,致使制造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痛苦局面。为了弥补资金的缺口,一些企业“铤而走险”,开始想方设法走“骗补”的道路,或者一台报多台或者去年的制造的汽车报为今年制造,其实从调查的情况看,真正像苏州吉姆西这样的纯粹骗补的企业真的不多。 这些在锂电研发上投入巨大的企业,有时即使是做了一些“骗补”,我们从内心上讲,还是十分同情这样的企业,毕竟他们没有把钱骗走挪作他用,而是一往无前,仍然艰难地在锂电领域持续探索和拓展。
当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属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我们既不能因此否定国家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的成效,也不能忽视“骗补”行为对产业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应该深入分析“骗补”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坚决给予支持。国家“十三五”规划已经确认,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主流。要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500万辆的目标,我们的路还很远长很远,在新的路径之上还会有新的痛点出现。为此,大家既然进入锂电动力车辆行业,我们就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需要更加地努力,吃更多的苦头,而却永远无悔。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