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稀土反弹 切忌盲目乐观
2016年11月29日 8:38 494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高玉欣
在经过今年前三季度的低迷以后,11月下旬,稀土市场逐渐表现出走强的意愿,部分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截至11月24日,氧化镨钕市场主流价格在24.8万元/吨~25万元/吨,镨钕金属市场主流价格在32万元/吨~32.4万元/吨,部分企业的报价已经到了32.5万元/吨,与此前一周相比每吨都有2000元的涨幅。氧化镝和氧化铽的市场主流价格分别在1230元/千克~1240元/千克和2850元/千克~2900元/千克,与此前一周相比,每千克分别上涨约20元和50元左右,此次价格出现反弹是继5月底进行商储后的第一次。虽然中间多次因为召开收储会议而出现上涨的苗头,但都由于收储会议的无果而终而最终没能实现反弹,此次价格反弹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分离厂停产的可能性加大。11月15日,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所属分离企业生产情况的公告称鉴于稀土行业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6年度生产经营安排的议案》,并最终确定了集中生产的经营方案,有针对性的安排所属企业复产与生产调整。根据集中生产方案,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继续停产,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广州建丰五矿稀土有限公司自上述议案通过后逐步恢复生产。目前,稀土市场仍然低迷,根据公司2016年度生产安排,所属分离企业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将继续停产,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自11月中旬始停产,广州建丰五矿稀土有限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灵活安排生产。
此次五矿稀土宣布旗下分离企业停产也是今年以来国内首家宣布停产方案的大企业。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临近年底,在各个企业的冶炼分离指标都基本用完的情况下,其他大企业也很有可能会紧随五矿稀土的脚步,宣布各自旗下分离企业全部或部分停产的计划,如此一来,市场上稀土产品供应将会减少
其次,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有利于稀土产品出口。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不断突破新低,创2008年6月以来的最低,有机构分析认为,由于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将继续导致人民币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其潜在的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将带来美国中期经济的繁荣,加快其经济复苏的进度,美联储的加息进程恐将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将因此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中国作为稀土出口大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将会有利于稀土产品的出口,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中国稀土的出口总量为38435吨,同比增长43.7%,今年前10个月,稀土出口量同比增长除了正常的需求以及取消出口配额和关税以外,汇率的持续下跌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稀土收储预期加强。近期几家稀土大企业动作频频,从市场各方面反馈的消息来看,近期关于稀土收储的会议或许会重启,此次会议各方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比较大,稀土收储的预期在增加,但无论结果如何,在收储信息的带动下,市场肯定会出现波动。大部分企业在经历了全年的亏损后,稀土收储将成为企业扭亏为盈的重要举措,因此,主要稀土企业都乐于推动收储工作尽快启动,特别是一些业绩仍然亏损的上市公司更为积极主动。随着稀土收储的预期不断增强,业内商家也减少出货,稀土产品供应相对比较紧张。
另外,也有少数商家准备囤货,赌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上涨,赚取差价。当前大部分稀土产品的价格也已经跌至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下游各类企业库存均普遍较少,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春节前后到一季度末这段时间内,一般情况下,稀土产品的价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因此也会有少数商家趁此机会囤货,赌一把春节后的市场行情,但这种做法风险较高。
在停产、收储、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下跌、商家囤货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稀土价格在11月中下旬出现了一次小幅上涨,镨钕、镝、铽等部分产品的价格开始反弹,询价有所增加,但成交还是比较有限。未来一段时间内,稀土产品价格将回升至什么程度以及能够保持多长时间,业内还是持悲观态度者较多,因为分离厂停产、稀土收储、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虽然是大概率性事件,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便上述因素一起实现,而决定行情的关键因素——下游需求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转,因此,此次价格反弹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仍然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