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激辩锂动力电池企业门槛:年产能80亿瓦时是否过高

2016年11月25日 9:36 43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1
  针对工信部近日下发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11月23日,在第4届中国(湖南·宁乡)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呼门槛定得过高,企业无法承受,呼吁降低标准。甚至有企业代表在微信朋友圈呼吁一起向工信部反馈意见。
  之所以引起行业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征求意见稿大幅抬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八条,“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而此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的年产能门槛设定在2亿瓦时。
  有企业直呼“压力山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后对比后发现,征求意见稿对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要求扩大到40倍,对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要求也扩大到10倍,超级电容器企业的要求则稍微宽松,只翻了一倍。
  “国家出这个征求意见稿,可能还是认为之前的2亿瓦时门槛太低了。”比亚迪动力电池事业部副总经理孙华军认为,从此前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动力电池推荐目录名单来看,第五批原本预计第三季度末出台,但至今迟迟未有结果,主要原因在于排队企业众多,由于此前门槛明显过低,导致基本上有生产线的企业都可以入围,起不到行业规范的目的。不过,他也坦言,80亿瓦时目标确实比较高。
  安信证券调研数据显示,从目前从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来看,能达标的屈指可数,仅有比亚迪一家。2016年比亚迪现有产能100亿瓦时,到年底产能达160亿瓦时,紧随其后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2016年现有产能为60亿瓦时,到年底产能达到80亿瓦时,才刚刚达标。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个征求意见稿,我们目前动力电池PACK年产能只有1万多套,但意见稿要求至少8万套,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深圳一家上市公司旗下负责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的负责人无奈说道。
  事实上,征求意见稿不只针对锂电池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等,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也从原先的不低于1万套或2亿瓦时提高到不低于8万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亦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有企业直呼“压力山大、没法生存”,也就有企业庆幸自己提早进行了规划布局。五龙电动车(00729,HK)旗下专事核心零部件配套的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政威就表示,自己本身作为集团内系统企业,集团在产能规划上对系统企业的配套要求便是8万套,所以此次新规对公司来说影响不大。
  妙盛动力董事长邱则有坦言,在动力电池规划上,其早就预估到国家定的2亿瓦时门槛太低,今年已经在湖南长沙布局了6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厂房建设,而辽宁沈阳的60亿瓦时厂房也已建设完毕,再加上原来的规划产能,届时合计年产能便能达到130亿瓦时。
  “幸亏我的规划已经是130亿瓦时,反正我厂房、公共设施都建好了,直接上就是了,只是速度要快一点”,邱则有坦言。
  意见稿细则尚待落实
  除了产能要求大幅度提高外,此次新规也对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比如,意见稿新增了安全的要求,要求企业近两年没有出现生产经营和产品应用的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在技术能力方面,要求企业应配备至少满足以上材料分析、安全评价、性能评价等的相关研发工具、测试验证设备等;要求动力电池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并经过具有资质的汽车动力相关检测机构测试合格。
  深圳普瑞赛思总经理许辉勇告诉记者,动力电池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必须经过全方位的检测,包括安全、性能等等,对企业而言,完整的检测投入成本至少是上千万,但不少企业认为检测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忽视在检测方面的投入,导致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1月21日凌晨,鹏辉能源(300438,SZ)旗下广州生产基地三楼车间高温老化设备起火,初步怀疑其中一个高温老化设备温控失控,具体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预计造成的财产损失大约在几十万元。对此,鹏辉能源就表示将吸取教训,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此类事故再发。
  实际上,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发生的锂电池起火事件至少就有18起。平安证券指出,多起电池生产企业火灾事故已引起监管部门重视,意见稿对生产安全要求空间增强,将凭借公告企业名单动态管理机制,督促动力电池企业提高生产环节的安全意识。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旧版的动力电池规范条件实施时间并不长,从去年5月1日至今也只有一年半时间,但其引发的行业变化非常剧烈。整体而言,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政策标准上的挑战非常严峻。
  不过,孙华军指出,现在规范条件还处在征求意见中,后续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降级80亿瓦时的门槛;第二种是门槛维持不变,但给予企业一到两年过渡缓冲期。此外,这个规范条件究竟是否属于强制性也不清楚,不少细节尚待落实,比如什么时间开始执行等。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