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防治将得到稳步推进
2016年11月03日 9:13 553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付宇
为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将得到稳步推进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信部于10月18日正式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坚持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之一,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前五年治理成效虽已显现
挡不住环保压力持续加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为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前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绿色发展方面有不少进展。“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2%,累计淘汰铜、铅、锌冶炼产能分别为288万吨、381万吨、86万吨,主要品种落后产能基本全部淘汰。2015年,铜冶炼、电锌综合能耗分别为256、885千克标煤/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35.7%、11.4%;再生铜、铅产量分别为295、160万吨,5年年均分别增长5.3%、4.3%。“十二五”期间,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
从地方来看,“十二五”期间,云南曲靖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共投入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9.29亿元,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项目16个,并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500万元;《2015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年报》显示,贵州五年来共投入近6亿元资金开展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共计治理重金属废渣579万吨,治理受污染土地1810亩;“十二五”期间,广西使用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11.6亿元,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先后支持508个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确保了在保持涉重产业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全区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十三五”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形势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不能支撑产业长远发展,产业运行总体压力明显上升。
《规划》指出,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和赤泥累积堆存量越来越大,部分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加之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低,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流域和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山尾矿治理以及生态修复任务繁重。部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随着城市发展已处于城市核心区,安全、环境压力隐患加大,与城市长远发展矛盾十分突出。
优化产业布局
涉重企业或转或退
“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面临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约束更为突出,内陆运输成本高企将进一步加剧原料依赖进口、运行低迷的冶炼行业经营压力,随着城市发展,很多铜、铅锌等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已处于城区中心,与城市功能定位不符且技术落后、环保问题突出,搬迁改造势在必行,优化冶炼布局任务艰巨。《规划》提出,推进产能有序转移、引导利用境外资源项目在沿海布局、支持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冶炼企业转产退出或者退城入园,从而优化冶炼企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规划》正式发布之前,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也不曾中断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作。以湖南省为例,当地涉重企业较多,随着“四化两型”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批污染重的涉重企业被关停、淘汰,临近城市区域的工业企业搬迁、转产,场地出让再开发利用的进程加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需求日趋紧迫,归根究底是要优化产业布局,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
其实早在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曾进驻广西,对河池市的重金属冶炼企业进行调查取证,并责令当地对发现的问题全力整改。督察组指出,河池市大部分重金属企业生产和环保工艺落后,产能较低,污染问题严重,选矿、焙烧、冶炼等环节环保工艺达不到国家标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指出,河池市企业出城入园进度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等靠和观望的思想,政府推动力度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不到位……
针对重金属污染在产业升级技改工程方面的工作,《规划》指出,一是冶炼升级,推广利用粗铜连续吹炼技术改造转炉,实现铜冶炼吹炼清洁生产;采用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直接处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实现清洁生产和降低能耗。二是退城入园,推进湖南株洲冶炼厂、广东韶关冶炼厂、云南铜业冶炼厂、赤峰云铜阴极铜等搬迁改造工程,开展工业污染土地、废弃地治理,加强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接续替代产业建设。
推动绿色制造前行
加强污染防治工作
绿色发展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更是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规划》将绿色发展作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努力缓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其中就包括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以来,铅锌等涉重金属污染企业达标排放状况已不断好转,但是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资源枯竭矿山转型问题仍然突出。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循环的理念,增强绿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鼓励利用现有先进的矿铜、矿铅冶炼工艺设施处理废杂铜、废蓄电池铅膏,支持铅冶炼与蓄电池联合生产。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以及低碳技术和产品普及应用,支持高载能产业利用局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禁在环境敏感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新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排放的项目。推进重金属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以国家重点防控区及铅锌、铜、镍、二次有色金属资源冶炼等企业为核心,以铅、砷、镉、汞和铬等Ⅰ类重金属污染物综合防治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确保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鼓励在有色金属工矿区和冶炼区周边土壤污染严重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在有色金属企业聚集区集中建设重金属固废处理处置中心。推进资源枯竭地区的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改造转型,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生态严重破坏、重金属污染风险隐患较大地区的综合整治。
2015年底,广东省环保厅已印发《韶关市涉重金属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5-2020年)》,计划投入27.8亿元进行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示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据悉,根据《2016年韶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今年韶关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将达到11亿元,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率达到48%。今年5月,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发布,其中提到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行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等特点,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有观点认为,根据我国国情,污染治理要考虑治理后的管理,而不仅仅是治理本身的管理。修复后土地的用途是什么?是否能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依托当地产业形成“链式”污染治理模式,才是长久之道。
然而,除了土壤污染,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重金属污染治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涉及方面众多。正如污染不是当年某一次生产或排放造成的,如今也绝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完美解决。《规划》已经发布,有关部门及涉重企业应根据部署安排,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安排、调整相关工作,让企业的生命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动力更强。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