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举办“科技创新论坛”庆祝建院60周年
2016年11月01日 9:51 867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文/罗娜 刘京青 摄/叶
六十年耕耘发展、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薪火相传。金秋十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10月28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京召开矿冶科技创新论坛,庆祝建院60周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出席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谢和平、周克崧、段宁、蔡美峰、桂卫华、孙传尧、邱定蕃、汪旭光,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蒋继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蒋开喜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夏晓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晓春,副院长于月光、熊代余、韩龙出席论坛。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矿冶总院科技人员共计520余人出席论坛。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战凯主持论坛。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作为我国以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的工程与技术服务、先进材料技术和产品、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及环保为核心主业的学科齐全、专业配套、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矿冶技术的悠久历史,肩负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大责任,长期致力于矿冶新技术的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几代矿冶人在矿冶科技领域辛勤耕耘,矢志不渝地以科技创新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走过了一条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的非凡之路。
会上,陈全训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向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建院60周年致以诚挚的祝贺。陈全训指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是我国矿冶领域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特别是矿山工程、工业炸药与爆破工程、矿物工程、矿冶装备、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矿冶自动化、材料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希望矿冶总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深化全面改革,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有色金属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会上,贾明星作了《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介绍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和有色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吕薇作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报告。
夏晓鸥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矿冶总院60年的发展历程。他说,60年来,矿冶总院先后承担大量国家下达的各类科研任务与科研项目;各类纵向科研课题约3800余项,制定、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00余项;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近1000项;共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5000余项,其中绝大多数已在实际生产当中应用。据估算,目前中国70%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的选矿流程均由矿冶总院开发,85%的有色金属矿石是采用了矿冶总院开发的工艺、装备、或药剂,中国绝大多数重有色金属冶金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创新研发均由矿冶总院完成。
夏晓鸥指出,当前,矿冶领域面临资源品质下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而科技创新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特别是矿冶领域科技创新的新趋势,谋划矿冶总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不久前制定的矿冶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矿冶总院今后五年的创新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思路。夏晓鸥表示,矿冶总院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立院之本,以技术创新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作为发展使命,以“追求资源利用极致”作为核心价值观,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将矿冶总院发展成为位于国际前列的矿冶科技集团公司。
夏晓鸥提出,今后五年,矿冶总院首先将进一步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年度科研开发投入占全院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0%。第二,要以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为指引,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先进矿冶技术与工程、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咨询服务、先进材料技术与产品、矿冶环保技术、特色矿山化学品和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七大领域进行重点开发;第三,要注重矿冶总院三大主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做强第一主业、做优第二主业、做大第三主业;第四,要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努力把握国际矿冶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前沿技术;第五,要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采矿工程技术、选矿工程技术、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四个分论坛。19位专家院士围绕我国矿冶行业新形势、新问题、新技术作了精彩的报告。分论坛由熊代余、韩龙、战凯、于月光分别主持。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