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竹园: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矿山建设全过程

2016年10月18日 10:50 93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循环经济

  建设“和美家园”,首先要确保安全发展,只有保证职工生命安全,使其不受伤害,才能打牢幸福生活的基础,才能使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更有尊严。在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在成为柿竹园公司的温馨底色。
  “安全航母”
  “现在矿里不管是井下还是地面,关键岗位都实现了安全过程控制,信息化无孔不入,连井下都可以接听到电话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近日,在柿竹园公司家属区,几个退休职工在一起谈论着。
  围绕全员“零三违”、现场“零隐患”、矿井“零事故”的“三零”工程,柿竹园公司积极打造“安全航母”,为职工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公司党政联合下发了《关于创建“平安矿区”的决定》,实施全员大教育、安全大培训、素质大提升、安全设施大优化四项工程。2010年至2016年,该公司培训职工9550人次。该公司通过培育安全有心人、细心人、放心人,着力构筑思想、技能、警示、情感、联保防线。同时,该公司扎实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井下标准化、地面规范化、全员精细化,进一步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此外,公司坚持“科技兴安”理念,完善人员定位系统、井下通讯系统、自救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选矿过程监控系统、冶炼环保监测系统、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等,同时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成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该公司千人负伤率大大降低。
  “生态家园”
  多年来,该公司非常重视“生态矿山”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矿山建设全过程。该公司以建设“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契机,利用“崩落法”开采技术,精掘细采,着力提高矿石回采率,矿段回采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90%以上;利用“柿竹园法”等系列科技成果,大大提升经济技术指标,其中钨的选矿回收率由建厂初期的30%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65%~70%,让资源尽可能实现“吃干榨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柿竹园公司坚持把水污染防治摆在首位,通过矿区提质改造生活区建起了雨污分离系统,使生活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该公司安装了COD在线监测设备和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工业废水水质的实时监测;启用矿井水复用工程,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井下生产、地面防尘、绿化和选矿生产用水,实现了中水综合利用。
  在坚持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同时,该矿加大“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程,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矿区全面实施“插绿”工程,通过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等手段,最大限度挖掘土地使用潜能,社区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国家矿山公园”绿化工程达12.7万平方米,广场铺地2.6万平米,博物馆建筑面积达0.16万平方米,地质环境治理面积达806万平米,绿化率达95%左右,形成了“人在景中,楼在园中,矿在绿中”的绿化格局。
  “幸福滋味”
  在柿竹园,采矿工告别了打眼放小炮,扔掉了电耙,用潜孔钻凿岩几十米深,然后利用爆破网络,一次装炸药上百吨,一次点火就能轻松采下上百万吨的矿石,井下计量也实现了无人操作;选厂不仅实现自动给药,还对磨矿、浮选等关键环节进行过程监测;冶炼厂对粉煤、进料、炉温、出料等关键点也实现了在线监测,一些技术工人坐在中控室就能对生产过程了如指掌。
  走在柿竹园公司的“芙蓉街”上,您会看到宽阔的街道、洁净的路面、鲜艳的企业文化宣传牌板。柿竹园社区设计小巧精致,城区式管理让职工家属住着舒心、放心。该公司矿区提质改造时在道路改造中埋下了天然气输送管道,让职工家属用上了安全洁净的天然气;引进城区的自来水,让职工家属喝上了水质较好的山河水;电视数字信号被接入家庭,职工家属坐在家中就能在高清视频的大千世界里尽情遨游;国家矿山公园内的“柿竹园水世界”,成为了家属职工消暑度假的好地方。
  在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柿竹园公司还注重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2012年以来,该矿将原来的“富强矿山”建设升级为“和美家园”建设,开展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评选”、“道德讲堂”、“班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月”、“警示教育”、“困难帮扶”等活动,建成了“东河沿河风光带”、“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职工食堂”、“休闲娱乐广场”等。白沙街、芙蓉街、红梅路、柳荫街、文化路等十多条街道的命名让职工感到格外亲切。该公司还重视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用“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性,为职工打造精神家园。该公司负责撰写的《在国有企业整合与对接中加快融合与创新》,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现代化管理成果三等奖。(曾鑫波)

责任编辑:zt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