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铝:保证产品稳定性 针对缺陷零容忍

2016年07月22日 11:31 169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加工   作者:

肖刚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肖刚


    当前,随着交通轻量化的快速发展,铝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交通领域,然而交通铝材除了对尺寸大小、表面质量、表观机械性能等有严格要求外,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是至关重要。
    “一定要保证产品稳定性,对产品缺陷绝对零容忍。”正在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的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肖刚坚定不移地说。
    肖刚说,因为产品的稳定性背后隐藏的是应用领域的安全性,安全大于天。尤其为交通领域提供的铝材,其稳定性至关重要,比如,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合格的铝材,但偶尔有一批材料性能出现缺陷,那就为安全埋下隐患,如若一旦出了问题,肯定就是大问题。与包装和建筑装饰用铝领域相比,交通铝材需要更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近日报道的新加坡中国制造地铁列车车身出现裂纹被退回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据中国中车方面表示,该缺陷由部分批次铝合金型材的原材料质量问题所导致。虽然经系统分析,认为此缺陷不具有安全风险,车辆可继续安全运营。但这毕竟还是铝合金材料稳定性出现了问题,再一次给铝行业以及中国制造敲了一下警钟:要做“中国名片”,就一定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日前,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是铝合金材料产品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借助中国高铁的实力,国产铝合金材料也应用于全球各地的轨道交通领域,所以铝合金产品的稳定性关系着铝行业和高铁行业两个行业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力,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既然稳定性如此重要,那么南南铝又是如何保障的呢?
    肖刚认为,企业产品的稳定性与企业生产文化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广西南南铝拥有国际一流的装备生产线,即拥有熔铸、挤压型材、中厚板和冷轧四大制造中心,独立研发检测中心和物流中心,配备国际领先的铝合金生产、加工和检测设备,以先进、完整、独立的生产和物流系统,满足国内外中高端铝合金材需求。
    然而,这些国际领先的装备和技术在肖刚眼里并不觉得自豪。肖刚认为,有了高端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研发,并不代表就一定能生产出稳定性很好的产品。
    肖刚说,南南铝对产品稳定性的自信来源于企业一直以来灌输的“航材文化”。肖刚所说的“航材文化”是指南南铝一直用生产航空航天材料严谨的生产文化理念生产其他领域的材料,其核心要求是:稳定可靠,万无一失。
    一直以来,南南铝以航空铝合金生产技术为依托,交通运输产品为主导,致力于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车辆、船舶、电子电器、建筑、工模具等行业提供品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以上市场。
    为此,南南铝依托集航空材料研究所、船舶材料研究所、车辆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检测试验所、工艺技术研究所、产品应用研究所为一体的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与加工研究基地,通过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与自主开发,致力于持续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型高性能铝合金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南南铝也已经通过了航空AS9100,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汽车TS16949标准。
    尽管如此,肖刚认为南南铝做得还不够,包括整个铝加工行业都有待提升。“交通材不单单是关注产品的性能达标,更关注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产品稳定性这块短板急待补齐。”曾执掌国有大型铝加工企业多年的肖刚对我国铝加工产业发展短板了如指掌。他说,中国制造不是做不好,而是不能稳定地做好。多年以来,中国铝加工业发展主要以民用建筑材料为主,民用建筑材料往往关注的表观性能,而交通铝材的核心是安全,安全就是要求性能要绝对稳定,产品不但要做得好,更要稳定可靠。如果还按原来的理念生产很难做好交通材。
    南南铝材自成立第一天起,就提倡航材文化,而航材文化的核心就是对缺陷零容忍,对材料性能保证一致性。就是说材料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到一致。
    所以,南南铝在装备水平提升的同时,在生产文化上始终贯彻“航材文化”,在确定技术路线的时候稳定为先,如若发现问题,一定会通过工艺路线解决,尽管提高稳定性会带来高成本。所以这一生产思路的背后必须有一种生产文化来支撑。南南铝要把做航空航天材的生产文化贯彻到挂车、厢挂车、以及汽车内外板各个生产线,在生产管理文化上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更长,企业走得更远打下基础。
    “相信在航材文化的引领下,南南铝必能飞得更高,行得更远。”肖刚说。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