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将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 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更严格

2016年06月06日 15:27 130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5月31日,国务院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国家“土十条”),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对土壤污染治理防控的目标任务。

5月31日,国务院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国家“土十条”),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对土壤污染治理防控的目标任务。


  记者了解到,省环保厅已将分类分级治理土壤和重金属污染作为今年的工作要点之一。今年,广东省将全面实施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土壤污染预防、分类管理、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等工作。
  加快建全省土壤环境监测网
  国家“土十条”中第一条提出,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此,省环保厅透露,广东省今年将加快建立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启动全省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加密调查。省环保厅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全省联网、自动预警、数据共享的原则,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物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环境质量立体监测网络。
  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更严格
  国家“土十条”提出,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对此,省环保厅介绍,2015年全省铅、汞、镉、铬、砷等主要重金属排放量分别较2007年减少28.2%、20.4%、22.2%、17.9%和28.5%,7个重点防控区已有5个实现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的目标,非重点防控区全部实现了2015年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目标。今年,广东省将继续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实施重点防控行业重金属排污强度管理,继续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流域制定实施更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抓紧出台涉铊污染物等地方环保标准,倒逼产业绿色转型。
  中山首设土壤监测制度
  国家“土十条”提出,2016年底前,在广东省韶关市等6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省环保厅透露,今年广东省将推动韶关等典型区域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此外,从6月1日起,中山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在土壤监测制度方面,《条例》规定市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包括定期监测种植物、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监测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并根据监测数据提出治理意见和措施。这在全省尚属先例。
  “土十条”将如何影响生活?
  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续引发舆论关注。被污染的土地怎么办?土壤修复资金哪里来?
  全国有多少受污染的土地?
  对于土壤污染的数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在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但不少业内人士仍然认为,该调查时间跨度大,调查方法不统一,调查精度难以满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的需要。为此,“土十条”明确,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尽快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能否遏止重金属污染?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有3488万亩重金属中重度污染或超标耕地。
  因此“土十条”提出:制定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建议,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开展污染耕地地质调查工作,对污染耕地开展成因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估,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
  已经被污染的土地怎么办?
  根据“土十条”,对受污染耕地不能简单采用弃耕或改变为建设用地等方式处理,需要按照“依土定用、土尽其用”的原则,采用农艺措施调控、替代品种种植、种植结构调整等方式,阻断土壤中污染物向农产品转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链将逐步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土壤修复企业。
  土壤修复资金哪里来?
  “土十条”对我国土壤污染的修复责任提出明确规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土十条”提出,中央财政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与修复等工作。此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