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渴望打通全产业链
2016年06月06日 8:58 4969次浏览 来源: 包头日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余健
5月21日上午,2016年第二届中国稀土产业投资峰会在深圳五洲宾馆开幕。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学术部主任陈占恒博士发表题为《“十三五”稀土磁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稀土产业在过去的两年中经历了产能过剩、价格低迷、企业困难的阶段,但是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及的“稀土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机会增多,特别是下游新材料的需求将会拉动“钕铁硼永磁”、“环保催化技术”、“节能伺服电机”等下游高端运作市场,未来五年中国稀土新材料整体市场乐观看好,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
然而,多年来,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和电镀能力的缺失,本市的稀土产品一直处于原料加工、销售的阶段,稀土产品产业链无法进一步延伸。近日签约的稀土新材料项目和电镀园区项目,让稀土从原料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在本市落地成为可能。
基地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
“原来我比较担心,因为稀土的后加工在包头来说相对比较弱,特别是电镀。现在随着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这个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我们也放心了。6月底,稀土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的电镀园区将投入使用,我们就可以入驻了,公司会争取在短时间内启动设备。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真的是给我们公司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树森说。
5月23日,稀土高新区举行稀土新材料基地项目落地集中签约仪式,15个与稀土新材料相关的项目入驻基地,稀土应用产品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单一原料加工的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
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位于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21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器件生产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目前正规划建设年产5000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靳树森告诉记者,自己1988年在山西起家,2012年进入包头,经过3年的建设,2015年下半年已经开始生产。“公司研发、生产的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目前为7%,计划三年内达到15%以上,2016年1-4月份,永磁产品产量达500吨,全年计划完成产量1500吨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靳树森表示,尽管目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是伴随着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企业的效益还有望得到提升。“我们预计在2018年建设完成年产5000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项目,届时我们的销售收入在13.6亿,利润在1.2亿左右,税金近7500万。”靳树森说。
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基地总占地1218亩,基地建设投资30亿元。基地重点围绕稀土永磁材料电镀园区发展新材料深加工产业,围绕希铝、华鼎发展稀土铝铜合金产业,形成“两轮驱动”模式,助力稀土产业快速发展。其中,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电镀园区,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日处理2800吨电镀污水处理厂1座、电镀标准车间6座,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基地即将于6月份投入使用。它的投产,可降低磁材企业电镀成本40%以上,形成年电镀1.5万吨稀土磁材的处理能力,带动本市磁材产量由现在的1万吨提高到3万吨以上,在全国的占比由10%提高到20%以上。2017年,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电镀3万吨磁材的能力。
据了解,稀土高新区目前重点跟踪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103亿元,预计可实现年利税10.5亿元。本次签约仪式共签约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42.68亿元。其中,稀土合金类项目3个,总投资19.5亿元;稀土永磁材料后加工处理项目11个,总投资13.18亿元;稀土电镀园区项目1个,总投资10亿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稀土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0.3亿元。随着15个签约项目的入驻,稀土高新区主导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产业聚集效应将更加凸显。
“农夫”的转型升级之路
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钕铁硼磁钢电镀生产线项目也是近日稀土高新区签约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主要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通讯、汽车、电声器件、风力发电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签约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主体建设内容为建设镀镍、镀锌半自动和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该公司董事长孙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钕铁硼这个行业来说,毛坯生产、加工和电镀是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在没有签署这个协议以前,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要到宁波、北京地区电镀,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产业相当于缺一条很重要的腿。今天我们终于把这条腿补上了,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孙喜平告诉记者,公司2010年以前主要做稀土分离。“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作为下游应用产品的原料,充其量就是个‘农夫’。经济景气的时候还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就会很被动。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我就开始萌生做下游的冲动。”从熟悉到不熟悉的路是艰苦的,但是孙喜平表示,转型升级是企业必须走的路,再难也要往前走。“如今政府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也更有决心和信心做的更好。”
数据显示,今年,我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一季度,我市稀土五大稀土新材料产业产量43084吨,同比增长70%。除抛光材料因市场原因出现负增长外,其他四大材料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永磁材料产量2204吨,同比增长34%;储氢材料产量470吨,同比增长17%;稀土合金35050吨,同比增长一倍。
稀土新材料基地项目负责人宣敦敦告诉记者,稀土新材料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打破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的瓶颈,对于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产品的结构基本都在原料级,像钕铁硼的毛坯要拿到宁波去电镀,电镀以后的产品应用放在包头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这次建钕铁硼的电镀园区,把稀土产业发展的关键解决以后,像电机、终端电子产品等稀土下游应用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包头的路径就打通了。稀土下游产业的发展变得非常现实,把以前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宣敦敦说。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