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铅企业活得很痛苦
回收渠道混乱、非法冶炼屡禁不止、退税比例降低
2016年06月03日 8:35 153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作者: 刘秀凤
“活得很痛苦。”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王红梅这样形容当前再生铅企业的状态。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渠道混乱、非法冶炼屡禁不止等问题一直困扰再生铅行业。2015年下半年,受增值税政策调整影响,再生铅企业退税比例从50%下调至30%,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很多企业因此大幅减产。
据统计,2015年我国铅产量约为386万吨,同比下降8.5%;国内规范的大型再生铅企业再生铅产量约为155万吨,同比下降3.1%,再生铅占铅产量比例约为40%,比2014年提高2%。“由于国际市场铅价格下跌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价格居高不下,再生铅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高、利润逐步压缩的局面,绝大多数再生铅企业陷入亏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张希忠说。
目前,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刚刚完成征求意见。由工信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的《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将修订为《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有望在近期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将给再生铅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正规企业为何难生存?
三大主体从源头争抢废铅酸蓄电池资源,价格虚高不下
据张希忠介绍,我国2015年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量超过500万吨。虽然我国铅资源再生循环量呈不断上升态势,但再生循环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距甚远,这与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不健全、流向无序等问题密切相关。
作为首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之一,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在再生铅回收处理方面积极探索,投资9亿元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但面对现实,企业仍有许多无奈。
豫光金铅副总经理李新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有三大主体:社会群体回收量占总量的85%以上,再生铅生产企业的回收量约占8%。蓄电池分销商的回收量约为7%。“这三大主体从源头开始争抢废铅酸蓄电池资源,价格虚高不下,导致规范再生铅企业生存困难。”
成都汇川蓄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进东表示,我国在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贮存环节缺乏有效的政策约束,导致回收环节乱象丛生。从事回收工作的个体商贩环境意识淡薄,也没有能力建设规范的蓄电池贮存场所,收集到的废电池被随意堆放,长期经营必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不仅回收无序,受利益驱使,个体商贩往往还将收到的蓄电池进行破解、把酸液倾倒后交给无任何环保设施的非法小冶炼企业。这些非法小冶炼企业的冶炼方法原始,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
张希忠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获得废铅酸蓄电池综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34家,而非法再生铅生产点估计有数百家,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河北、山东等地。
“从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流向分析,此前,正规企业和非法生产点基本上各占50%,但随着正规企业退税比例降低,估计流入非法生产点的废铅酸蓄电池量有可能高于50%。”张希忠说。
非法冶炼为何屡禁不止?
利益驱动使其铤而走险,与正规企业相比环保差距大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冶炼方面重拳频出,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非法小冶炼企业仍屡禁不止,甚至在一些地区对非法冶炼进行严厉打击之后,就转移到其他地方,究其原因仍是利益使然。
“这样的企业投资小、收益大、流动性强。投资十几万元就能建成一个日处理量40吨的加工厂,吨利润达到400元左右。而一家规范的再生铅处理企业,年产量8万吨就需要投资两亿元,吨利润只有60元~70元,基本没有可比性。”李新战说,在利益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
豫光金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正规企业与非法小冶炼企业在环保投入上的差距达到671元/吨。
据介绍,正规企业采用全密闭的破损分离装置,产生的污酸污水全部进行处理,并采用预脱硫低温熔炼工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而非法小冶炼通常采用人工破碎分离的方式,生产过程中污酸污水横流,不仅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环保设施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使得正规处置企业的废电池价格始终无法与非法冶炼厂竞争。
为推进再生铅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在2012年联合制定了《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对再生铅企业的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耗、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但至今仅在2014年公告了一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即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环保处处长雷文透露,已于2015年启动准入条件的修订工作,经过多轮研讨,目前已经明确了修订思路,原来的《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将修订为《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即将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由准入条件变为规范条件,体现了政府管理思路由原来的强制审批转变为规范引导,正面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方向努力,满足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能够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倾斜。”雷文说:“通过此次修订,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将再生铅行业带入绿色发展的队伍中,使其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不增加环境负担。”
退税比例降低影响有多大?
正规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回收量急剧萎缩
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税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此次采访中,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增值税退税比例下调给企业成本带来的巨大压力。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目录〉的通知》,2015年7月1日起,废旧电池拆解退税比例由50%降低至30%,这使得正规企业的成本增加,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而非法小冶炼企业的优势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废铅酸蓄电池采购价格居高不下,豫光金铅等企业的回收量急剧萎缩。
豫光金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正规企业可享受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虽然再生铅生产仍处于微亏境地,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环保投入成本,使其得以生产发展。然而,退税比例由50%降至30%后,也就相当于使每吨再生铅的成本增加385元左右(以2015年8月上海交易所铅锭销售均价13250元/吨计算,详细分析见文末链接),加剧了正规企业的亏损幅度。长此以往,将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效应。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如果将增值税退税比例提高到80%,则公司能够赢利430元/吨。
因此,多家企业建议,将增值税退税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合理弥补正规企业的环保投入成本,引导行业向良性、健康、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打击非法小冶炼,提高其违法成本。
据张希忠透露,关于再生铅行业退税的政策问题,再生金属分会正在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再生铅行业如何发展?
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产品身份标签,堵住非法冶炼企业产品的销路
因为回收无序、成本增加、非法冶炼泛滥等原因,再生铅行业企业步履维艰。而因为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国内铅酸蓄电池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有不少蓄电池生产企业希望涉足再生铅行业,以缓解自身的经营压力。但是,我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再生铅企业吗?
新春兴再生资源集团董事长杨春明表示,真正要满足再生铅行业的环保标准要求很难。“国内进口了那么多意大利设备,有多少能够正常运行?一些企业就是在炒概念。回收的蓄电池一定要交给有资质的再生铅企业,否则就是更高层次的无序竞争。”
李新战认为,我国需要构建一个良性的铅资源循环产业链,即规范的再生铅厂—规范的蓄电池厂—回收商—规范的再生铅厂。“在这一模式中,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如果蓄电池厂为了拥有资源变成了再生铅处理企业,再生铅企业为了回收到原材料而变成蓄电池企业,全国将会涌现出上千家再生铅企业和上千家蓄电池企业,资源恶性竞争严重,也形不成产业优势。”
作为环境保护部《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制定的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王红梅表示,不希望出现再生铅企业遍地开花的情况,希望正规企业进行上下游合作,形成资源良性循环。
“对已经取得回收资质的企业,要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其回收点,对于不正规的回收企业要动员群众进行举报。”王红梅说。
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方面,“浙江模式”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摩学习。从2012年开始,只有取得浙江省环保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收集、贮存),才能在浙江省内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工作。目前,浙江省的持证回收企业已达28家,成为收集废铅酸蓄电池的主力军,并组织民间巡查队伍对非法收集、非法冶炼活动进行打击。
杨进东认为,应该按照危险废物相关技术规范对废铅酸蓄电池进行严格管控,并借鉴“浙江模式”中持证回收的做法,规范收集、贮存行为,严厉监管废电池流向,确保持证回收企业收集到的废铅酸蓄电池销往有资质的处置企业统一处置,断绝非法冶炼厂的原料来源。
非法小冶炼企业屡禁不止,他们生产的铅销往哪里?业内人士透露,在铅蓄电池生产流通—回收—再生的过程中,存在正规与非法两条产业链,而且这两条产业链中的有些环节会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也就是说,有些正规的电池企业使用了非法小冶炼企业的铅作为原料,如果能堵住非法冶炼铅的销售渠道,是否有助于问题解决?
记者注意到,《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企业不得采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铅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料。“如果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严格履行责任,可以在税收等方面获得优惠激励。”王红梅说。
据雷文透露,在已经启动的“生态环保信息化工程”中,铅蓄电池管理也是内容之一。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个铅酸蓄电池产品都会有一个身份标签,能够对其生产、流通、使用、废弃、回收、再生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理想情况下,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具体效果还有待实施后观察。”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