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产者延伸制度,厘清生产者责任范围

——2016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际会议召开

2016年05月30日 8:38 210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循环经济

  本报讯(记者 李幼玲) 5月25日,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台湾台北市电器商业同业公会、国际电池循环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2016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下电器电子产业的绿色转型”,会议同期发布了《2015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十三五”规划中,我国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而生活方式绿色化是驱动电器电子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建立绿色供应链是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器电子产品制造业正在快速转型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我国电器电子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大会积极倡导要发挥政府和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积极参与,做到资源共享、加强合作,扩大交流范围,探讨再生资源行业互联网思维的真谛。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副处长么新、工信部节能司资源综合利用处调研员李洪良出席会议并讲话。环保部土壤司副处长熊晶、财政部税政司李超、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刘挺、环保部固管中心副主任胡华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CARSTEN GERMER 助理国别、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中国台湾台北电器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廖全平出席会议。
  熊晶对我国回收体系配套实施情况进行了阐述,她说,我国自2009年对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产业颁布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对防止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截至到2015年底,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处理企业共计109家,绝大部分规划内的处理企业已经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处理企业年处理能力超过1.5亿台,实际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达到 7500万台左右;2015年,基金征收27.15亿元,拨付53.97亿元。另外,像格林美等一些企业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方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现有处理能力不仅能满足市场拆解需求,而且起到了对非法拆解企业的取代作用。下一步,加强监督的同时,对非法拆解行为必须进行严厉打击。
  么新表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有些企业看到的是“危”,有些企业看到的是“机”,而危中有机,是对一些把绿色发展理念放到突出位置,在各环节推动循环发展,走绿色低碳发展企业的最好诠释。他指出,全面建立生产者延伸制度,进一步厘清生产者责任延伸范围,明确实施方式,并对电器电子产品的责任延伸做出统筹安排,将是废弃电器电子处理的新动向。他强调,责任是履行的方式,企业一旦有承担责任的意愿,这个工作实际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只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企业,才会在绿色发展上下大力气投入,才会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下一步,如何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将技术进行输出,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洪良指出,政府部门要积极进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收方面,要注重发挥生产企业的优势,推动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的规模化,还要积极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资源利用方面,要发挥装备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利用,必须符合各项环保标准。协同创新方面,要按管理办法做到有害物质的减量化,只有做到设计的绿色化,才能体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办法。重要的是如何在前端设计、后端回收等环节提供相应的配套解决方案。
  会上,各试点单位介绍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资源化利用、协同创新的具体做法,四川长虹、超威集团,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力克数码,联想等企业交流了试点工作经验。
  另外,在探寻平台运作模式创新路径方面,有专家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回收行业的大多数走街串巷的“收旧客”仍将延用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从事经营活动,与互联网+操作流程不相适宜的状况在短期内依然存在。两种交易方式的融合需要“催化剂”调节,这就为资源共享型信息平台创新开展调和业务带来机遇。因为,目前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客户访问量很少,目标客户都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就急于推出交易平台,多数网企线上热闹而线下冷清,寻求有较多回收企业客户资源的信息平台与之合作,是一些网企所希望的。而传统行业的经营模式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大数据、特流网、支平台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现阶段,面对互联网+与再生资源回收传统交易方式的柔性碰撞,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社会组织认真思考的焦点问题是如何谋划新思路,推出新理念,构建新模式。而信息对称、资源整合、互补联营或许才是再生资源行业互联网思维的真谛。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